第57章(1 / 2)

加入书签

纳儿妇贻羞儿孙辈

杀皇孙疑案千万重

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因额附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被褫爵禁锢。喀尔喀亲王额琳沁多尔济以疏纵阿睦尔撒纳,处斩。所谓“额附”,即皇家女婿,额附褫爵禁锢,亲王处斩,太后受此剌激,心中郁郁不乐。二月辛亥,皇帝欲奉太后再次巡幸山东,去祭孔庙、孔林,太后也未成行。

正要启銮去山东时,因获策楞奏报:被额琳沁多尔济亲王放走的叛逆阿睦尔撒纳已经捕获,乾隆临时改变路线先去谒泰陵。

甲寅,乾隆谒泰陵。免直隶、山东所经过州县额赋十分之三,歉收地方十分之五,以收买人心。乙卯,御驾抵达山东,诣孔林。免山东海丰等三县潮灾额赋。壬辰,赈山东兰山等州县水灾。

三月己巳朔,圣驾至曲阜,谒先师孔子庙。庚午,释奠礼成。谒孔林、少昊陵、元圣周公庙。免曲阜丁丑年赋额,赈山东邹县等十七州县卫水灾。

月底,启驾回銮。

这日龙舆行到涿州地方,圣驾刚欲过去,忽有一个老僧人手携幼童,跪伏道旁,拦住銮舆说道:

“皇上,草民有冤情申告!”

侍驾的军机大臣阿桂,窃以为有歹徒化装成和尚行剌皇上,立即跳下马来。斯时,十几名御前侍卫已把老和尚团团围住。銮舆已被迫停下,阿桂厉声问:

“跪者何人,难道不知惊了驾是死罪吗?”

“草民乃一衰老之僧人,何以惊驾?”老和尚知道前来问话的,一定是皇帝跟前的大官,便叩头说,“老僧要将一皇室龙子归还皇上。”

“胡说八道!”阿桂上前提起老和尚,恶狠狠地道,“皇族龙子全在紫禁城,你何来龙子归还?”

这时,乾隆挑开帘子问:

“什么事?”

老和尚抬头一看,那皇舆上的乾隆帝,大约有了五十岁年纪,已是两鬓斑白。他摆脱阿桂,将身边一个七八岁的幼童往前面一推,大声说道:

“皇上,这幼童乃是圣上之孙――散失民间多年的多罗履端郡王。”

“噢?”乾隆猛地一怔,仔细打量那个长得瘦弱,但多少有点像他的血脉的幼童,诘问道,“你怎么知道是多罗履端郡王,有何根据?”

“根据就是老僧。”

“此话怎讲?”

“是老僧当年从四阿哥侧福晋手中,亲手接过这个可怜的孩子,这就是证据。”

乾隆闻言大为惊异,即命将二人带回京师,细加研询,再为定夺。乾隆当时为何不察夺其真伪,居然就将个来历不明的幼童带往京中去呢?

原来其中还有一段丧败人伦,灭绝人道的历史,说起来真个令人不胜浩叹!

乾隆第四子名唤永成,封多罗履端郡王。永成有两个侧福晋,一个唤杜娘,生得貌美若仙,深得永成之宠,但性情妒忌而且异常泼悍,永成很有些怕她。一个出身小家碧玉,唤环芝,虽然年轻,不为永成所爱,偏忽然怀起孕来。那个宠姬杜娘,因为自已无子,心中不胜妒忌,要想暗里谋害。

却巧有个番僧与永成相交甚深,自言精于相术,永成叫他相看二姬何人命中有子,番僧相毕说道:

“那个年轻的福晋必生贵子。”

永成甚信其言,又知果已怀孕,知宠姬十分妒悍,恐有不测,便重赏婢媪,命他们小心保护。

那宠姬虽欲谋害,一时不能下手。到得生产之时,适值永成奉旨出差,宠姬乘着这个机会,即令心腹婢女将新生之儿夺了过来,要她勒死弃之于野。

那个番僧忽然到来,重贿婢女,暗将小儿抱去,便把抛弃荒郊的话回报明白。杜娘弃儿之后,假言新生之儿因为出痘夭殇,永成归来虽然微闻其事,只因畏惧杜娘,不敢追问。那个年轻之姬环芝,日夜哭泣思念儿子,不久也就病死了。

一日永成入侍宫中,乾隆忽地忆及痘殇之孙,当即询问永成,永成奏道:

“其时臣儿因差事远出,须问杜娘方知其事。”

乾隆就召杜娘究问,及至杜娘前来,见儿媳生得丰容妍丽,美貌无比。乾隆暗暗诧异道:“此女相貌竟与香妃一般无二,朕当留之宫中以补其缺。”

当下问生子之事,杜娘口若悬河,推托净尽,乾隆深喜他能言善辨,留她在宫之念愈加决绝。想了想,就令太监向永成传话道:

“杜娘多才善解人意,朕欲使她入宫侍候太后,必能博取欢心。”

永成哪敢违旨?只得忍痛割爱,将宠姬留在宫中。乾隆使她居住圆明园绿天深处,永远不令出外,后来竟封为宏妃,深得乾隆的宠幸。

永成既悲丧子,又失宠姬,郁郁不乐。乾隆知道他心怀怨望,勃然大怒。吩咐内监用毒药暗入饮食里面,将永成毒死,只说暴病而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