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如此机缘(1 / 2)

加入书签

李玑衡抬头看着正庙最中所供奉的神明的慈祥的笑。

那笑容中似乎包含了很多的东西,李玑衡不由的看痴了。

说看痴了其实是不对的,李玑衡就感觉自己的处在一种有些玄妙的处境中,什么都不清楚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去看。

颇有几分无我的禅意。

良久,李玑衡才从那样的状态中挣脱出。

他向外看了眼天,发现自己竟然毫无防备的站在这儿半个时辰了,他不禁冒出一层冷汗来。

虽是冬日,但在此李玑衡却并没有严冬的感觉,就连雪也只是洒些小雪罢,吹来的风也没有寒冬的凛冽。

李玑衡抬头又看着神明的笑,他现在觉得整个人的心境没了刚刚的浮杂,心中一片安静祥和。

难道这就是那个机缘?

李玑衡做足礼数,心怀敬畏的向神明像拜谒,而后踏出正庙。

冬日里的天黑的很早,李玑衡出门前尚还是白日,踏出庙外便已是夜幕降临。

心绪正好,李玑衡也乐得将整个本象神庙再看一遍。

没了烦人的信徒在耳边说着这不该这个时辰做,那该在另一处做的话,又加上心绪祥和,李玑衡看本象神庙的一切,都变得同往常很有些不同。

庙宇建在半山腰,正庙的院子很大,院子中种满了花草和树,有那些信徒的监督,庙中花草并没有因翻修而有什么损伤。

现在看来那些信徒也是为着神庙做了不少贡献的。

刚踏出正庙的院子,李玑衡迎面就碰上两三个信徒,其中一个信徒李玑衡记得很清楚,那人似乎在信徒中颇有些声名的。

“拜见英王殿下。”那三个信徒见着李玑衡后忙快步走来行礼。

李玑衡颔首,问道:“现在去正庙是去点香?”

在这神庙中住了两个多月,李玑衡也知道这些信徒的一些日常规律。

比如黄昏后便要派人为神明念文书,临走前要为神明点上九支香,分别插在不同的香坛中,做完这些后才能给殿门落锁。

“禀殿下,是的。”为首的那名信徒如是说道。

说完,那人又抬头看了眼天对李玑衡说道:“今日夜里水土不济,土尚不得克水,水有逆。殿下需得在亥时前回得好。”

听了两个多月的这种调调后,李玑衡对这些还是懂了点,虽然不知道他们到底凭什么这般说,但并不妨碍他听懂他们话中的意思。

似乎再那些信徒的认知中每个时辰都有它独特的五行属性,比如黄昏属土,亥时属水。

这人刚刚说水土不济,也就是说人都应该在亥时前全部回到房中,以免发生什么大的祸害。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玑衡自然是应下。

同三个信徒告别后他又向着偏殿走,离亥时还有半个多时辰,李玑衡并不急。

他先去的是本木殿,他对这个殿最大的印象在于那件渎神事了。

他一步步缓缓走在台阶上,而后停在尚未落锁的殿门口,在殿门口便摆放着一个大香坛。

当初那个渎神匠人就是不小心碰了这个香坛的。

殿廊点的灯火将香坛的模样照出,在灯下,这香坛的模样似乎更加神秘了。

其上的纹路都是前古蛮盛行的样式,刻在黄铜上显得格外生动形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