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林风的商业帝国版图(2 / 2)

加入书签

包括风行安全公司(傅盛领导下的ff电脑管家、安全医生等)、风行云科技(吴瀚青带领的云计算团队)等。这些业务目前在市场上,也都是份额领先的公司。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公司,由于360的崛起,不可避免与风行在安全领域开展竞争,林风计划接下来联合金山等公司,共同对360进行打压。

这也牵扯到林风对雷布斯的一些想法……,他准备回国思考清楚后,再做布局。

最后,移动互联事业群,这即是一个老部门,又是一个新部门。

说是老部门,是因为移动事业群大部分是由原来的梦龙科技的人员和业务合并进来的,这些都是跟随风行多年的老人,只是sp业务每况愈下,现在还在进行转型。

说是新部门,是因为这个事业群现在承担的,正是与酷风合作最密切的app store应用商店业务,作为风行集团业务向移动端转移,以及配合android系统进行开发者的推广和审核,可以说是风行集团面向未来的先锋部队。

这个事业群由费扬和俞永福管理,uc浏览器和app store应用商店是核心业务。

风行集团的业务现状基本上还是符合林风的期望。

在李东、马化腾、张勇为首的管理团队领导下,风行集团发展的非常稳健。

在林风这段时间的收购布局下,风行集团已经成为一家大型集团公司。

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风行集团、腾讯控股、亚马逊);

10多家子公司(风行音乐、沪上风行、风行影视、风行文学、风行云科技、风行安全、风行移动等);

以及一家关联公司——支付宝(中国)有限公司。

除了核心业务外,风行还投资了数十家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从在线旅游(与哪儿)到生活信息网站(58、赶集),从海外游戏公司(vinagame等)到影视公司(华谊、光线等),从搜索引擎(搜狗)到电子商务(京东)……

几乎如同上一世的bat一样,风行渐渐已经开始形成了一个互联网帝国!

这,就是林风安身立命的基本盘!

…………

如果说风行集团是林风起家的根基,那么酷风科技就是林风面向未来,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战略布局。

酷风科技才刚刚起步。

现在除了自身的xphone手机业务外,就是android系统授权,之前的投资也基本上是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包括高通、芯片公司、图形技术公司、触控及人机界面公司等等。

从2008年6月15日,xphone正式上市销售,到2009年3月,9个月的时间,xphone的全球销量达到了1375万台,销售收入高达49.36亿美元(约合385亿人民币)!

这个销售数据自然令所有业界人士都为之震惊,并极为看好酷风的前景,甚至有人说,酷风将是“下一个苹果”!

这也是高通为什么愿意与酷风换股交易的原因。

对于酷风而言,现在限制销量的最大的问题,是解决核心零部件的供应问题,以及组装工厂和生产线的扩充。

并且需要在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要学习iphone,每年更新一款机型的速度,争取继续保持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领先优势地位。

接下来,iphone、三星等竞争对手受到xphone的全球销售火爆的刺激,一定会下大力气推出更优秀的机型。

这场智能手机的未来之战,才刚刚开始……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就是android的碎片化严重和卡顿的问题,这是和苹果竞争时最大的弱点之一。

android前世最为用户所诟病的,就是用的时间长了就会卡顿,速度变慢,流畅度和体验变差。

其根本原因是,android系统是开放系统,而且大量软件在后台常驻,相互唤醒。

曾经有人说,baidu,alibaba,tencent,号称android流畅度三大杀手,因为这些大公司的应用和用户太多太多了,导致他们必须兼容低版本的android,无法利用新的api,导致卡顿。

实际上在海外,安卓的卡顿并没有那么严重,原因是gcm,就是google cloud messaging,也就是google自家的推送服务,也是绝大多数android应用的推送服务。

使用这个服务,利用的是google服务器统一推送,可以带来及时,省电,后台不唤醒的推送体验。

另外安卓最大的问题在于由于开源的原因,厂商太多,版本各异,又各自有自己修改后的系统,导致用户体验各不相同。

不像苹果,对app有着明确的规范,比如要有统一的ui和操作逻辑,不允许过多的申请占用系统内存,不允许不同app之间的相互唤醒,不允许未经用户同意访问其个人隐私和资料和调用系统api接口,不允许私自向用户推送广告……

林风认为,其他合作厂商,酷风可以提供建议,但无法控制。

酷风自己解决android卡顿问题的核心,在于xphone版本上的android,也要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同时也提供酷风自己的推送服务,这样就可以控制关于后台唤醒的问题。

酷风和xphone的战略意义在于,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控制硬件和软件的入口,甚至在全球范围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力!

………………

其实,林风现在的商业帝国版图,除了风行集团和酷风两大支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布局,那就是私人投资!

林风一直以来都对私人投资和公司投资进行了区分。

简单而言,海外产业除非业务关联度高的,基本上林风都采用了私人投资的方式,这样一方面不容易引起美国监管机构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私人财富管理的需要。

经过这么多年的布局,不知不觉间,他的身价中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私人投资的产业了!

在亚洲,他拥有香港电视台tvb26%的股份;

在美国,他的投资包括:

facebook(18.6%)目前估值100亿;

twitte(35%);

linkedin(25%);

花旗集团(15.5%);

gopro(40%)……

这些投资在未来,都将是以数十亿美元计算的财富!

facebook市值5000亿美元、twitte上市时市值245亿美元、linkedin被微软收购时价值262亿美元、花旗集团的股份也价值70亿美元,gopro上市后市值最高达到130亿美元,这些投资都将会在未来几年内陆续给林风带来超额的回报。

而且,林风还将继续投资那些未来的独角兽公司,这也是他除了做实业之外,对行业影响力和财富积累的一大手段。

当然,适当的时机,像tvb这样的投资机会,林风也不会放过。

拥有家族产业,也是给后代留下安身立命的财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