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婚后生活二三事(1 / 2)

加入书签

新婚期间,没人敢拿事来烦两人,小夫妻相拥睡了大半个下午,才起床。晚上不用过去请安,宋箬溪就没穿吉服,换了身粉紫色绣绿萼梅的缎面小袄,让香朵帮她挽了个方便晚上睡觉的盘福龙髻,斜插着一柄镶红宝石的银质小梳,既淡雅又轻便。

梳妆好,宋箬溪起身回头一看,见邺疏华倒拿着一本书在看,明眸流转,笑着打趣道:师兄好本事,书倒着也能看。

邺疏华多年来潜心向佛,心如止水,可如今动了情愫,又初尝之事,反到比平常人还要热烈几分,睡醒后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宋箬溪,她的一举一动,都令他心猿意马,痴迷不已,可是见她梳妆好要起来,却不好意思让她知道他在看她,随手拿起搁在案头上的书来做掩饰,不想匆忙间把书给拿倒了,被宋箬溪给当面拆穿,顿时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宋箬溪走了过去,从他手中把书抽了走,笑问道:陪我去院子里走走,好不好

爱妻相邀,邺疏华岂有拒绝之理满脸笑容的随她出房门,带着她在院中闲逛。

时辰说早不早,说晚不晚,要把整个东苑十二院四厅八阁二园全逛完,肯定是不可能的,光这个漱玉院占地面积就已够大,正房五间,左右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四间,暖阁偏房各一间,后厢房三间,小库房,小厨房水房,后院还有池塘假山水榭和凉亭。

转了一圈,天色渐暗,两人回房吃晚饭。蚕娘趁着宋箬溪净手时,小声道:送了鸡蓉鸽蛋盐水菊花鸭胗,银芽鱿鱼丝,芝麻千张丝过去给城主和夫人。

这是欧阳嬷嬷的意思宋箬溪接过香朵递来的干净帕子擦了擦手。

欧阳嬷嬷说今天那边没有准备这些菜,算是少夫人的孝敬。蚕娘笑道。

宋箬溪眸光微转,道:她既好心提点,别亏待她,重重打赏。

少夫人放心,已送了一套鎏金镶珠头面给她。蚕娘道。

欧阳氏的提点是很有效的,这四道菜送到邺繁和昭平县主面前,两人都很高兴。邺繁捋着胡子,点头道:这孩子有心了,知道我们的口味,今天还正想吃这个,她就差人送来给我们,是个难得的孝顺孩子。

儿子千辛万苦求娶回来的,自然有过人之处。昭平县主笑得合不拢嘴,指着桌上的两个菜,把这两个菜带送过去给少夫人吃。

夫人,你好偏心,好菜只给儿媳吃,不给儿子吃。邺繁笑着打趣道。

常言道:儿子孝顺不是真孝顺,媳妇孝顺才是真孝顺。我偏疼儿媳才是正确的作法。昭平县主笑道。

昭平县主打发人送菜给宋箬溪吃,让邺疏华心花怒放,夹了一筷菜放在她的碗里,师弟,你尝尝这味道,酸酸甜甜,很好吃。

宋箬溪吃完了,也夹了一筷子给他,是很好吃,你也吃。

当天晚上,自然又是缠缠绵绵,没有虚度良宵。

成亲后的第三天新人要回门,宋家远在庆原,宋箬溪不可能千里迢迢返回去庆原,本以为这回门一事就此作罢,不想,邺繁从邺疏华那里知晓,宋箬溪的三舅舅纪葳就在登瀛城,道:娘亲舅大,外甥女去拜见一下舅舅,当做回门也是可以的。

有了邺繁这句话,邺疏华遣人去告诉了纪葳,要回门的事。纪葳大喜,他在登瀛城原本就有生意,为了做事方便,在内城买了一处三进的院子,知道宋箬溪要回门,命下人准备好的东西,又让店铺掌柜家的过来伺候。

早上,宋箬溪和邺疏华先去澹宁居给昭平县主请安,回门事大,晚了也不好。说了两句话,昭平县主就打发两人出门。

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开了过去,纪葳亲到大门口迎接,进了院子,掌柜家的就把宋箬溪迎进内院,纪葳就和邺疏华在厅里说话,小溪儿的父母都不在身边,我这个舅父就多嘴嘱咐你几句,家里对你也没什么要求,只要你和小溪儿过得好,平平安安的就行。小溪儿年纪小,没经历过大事,以后有什么不周全的地方,要靠你多提点,大事也要靠你去决断担当。

舅父放心,我一定不会亏待师弟的,以后不管什么事,我都会替她先考虑的。

这两日,小溪儿的表现如何,你家人可还满意纪葳关心地问道。

师弟行事大方周全,举止有度,父亲母亲都很喜欢她。邺疏华笑道。

纪葳皱了下眉,问道:你俩已成亲了,这称呼是不是也该改改了

邺疏华脸微红,是要改,只是一时之间还不习惯。

多叫几次就习惯了。纪葳哈哈笑道。

舅甥又聊了一会闲话,用过午饭,宋箬溪和邺疏华告辞离去,纪葳又说了一些和睦相处,孝顺长辈的话。

回了城,两人先去澹宁居给昭平县主磕头请安。

这两天,你们不用过来请安,好好休息,等认了亲,儿媳妇就要把东苑的事给管起来了。昭平县主正颜道。

儿媳一定好好管理东苑的内务。宋箬溪欠身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