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妒火生口出恶言(1 / 2)

加入书签

四月初五一早,宋箬溪出门前往桃花庵,昨夜纪承宣告诉她,已委婉地通知了邺疏华。。。不过为了宋箬溪的名声,只说有人约他在桃花庵一见,并没说是何人,至于他会不会去,就不得而知,但这一趟,宋箬溪必须得去。

到达桃花庵,宋箬溪径直去见静余,在禅房内不见邺疏华,正要开口相问,静余淡淡地道:邺施主已来多时,现在园中等你。

邺疏华已入凡尘,沾染了情缘,他非宋箬溪,静余待他就有了区别,连称呼也改换了。

那师弟先过去了,午斋后再来抄写经文。宋箬溪双手合十行礼退出房去。

小尼姑领着宋箬溪往园子去,拐过弯就看到邺疏华站在亭内,身着淡青色长衫,负手而立,微风吹过,衣摆随风摇曳,白玉簪子衬得发漆黑如墨,初夏的阳光斜斜打在他发间肩头,像是镀了一层金纱。

听到脚步声,邺疏华转过身来,唇角扬起温和的浅笑,师弟,你来了

劳师兄久候。宋箬溪笑着走进凉亭。

师弟请喝茶。邺疏华等宋箬溪坐下,就在她对落了座,提壶为她倒了杯茶。

宋箬溪端茶浅啜,笑问道:师兄,怎么知是我约你前来

旁人约小生,必是城中茶楼酒肆,只有师弟才会约小生来庵中。邺疏华了然一笑,不知道师弟有何事找小生

我听人说,你用故事选成亲的人,可是真的宋箬溪问道。

这法子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邺疏华听到宋箬溪为这事找他,立刻想到问题所在。

这法子大大的不妥,男人和女人不一样,成亲那对你来说,只是完成了你父母之愿,可对女人来说,那事关她后半辈子的幸福。世上的女子,所求的不过是与她结发牵手的有情人,从此布衣蔬食,朝来暮去,白首不离。师兄,辜负女子的真情,罪不可恕。我劝你成亲,是为了满足你父母之愿,但不是要你去结一份孽缘,从此沉沦在轮回之中,无法脱身。宋箬溪目光远眺,眸底隐有唏嘘,不是每个女人都有胆量闻君有两意,故而来决绝的,不是每个女人都有颗经得千锤百炼坚强的心,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到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师兄,你若无心待她好,还是不要成亲的好。

只要找到与我有四因缘的人,我会待她好。邺疏华诚恳地道。

你给她的好,未必是她所要的好。宋箬溪看着邺疏华,师兄,与你有四因缘的人必须是你所爱之人。

我就是在寻找我所爱的人。

爱不用刻意寻找,爱是一种缘份,不是用几个故事,几句禅言就能认定的,你该用心去感受,才能找到那个与你心有灵犀的人。

我要如何去感受从小就潜心向佛,在情爱上如同白纸一般的邺疏华十分的茫然,虚心请教。

宋箬溪低头想了想,想起在现代曾听过的一首歌,只是年代久远,已记不全,只能将记住的缓缓地吟了出来,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师兄,只有找到这个你甘愿为她做一切的人,在这尘世中,你才能真正的了若成佛。

这些话透着禅意,如暮鼓晨钟,一点一点敲进邺疏华心坎中,轻声问道:师弟与我同为修行人,你在红尘中,可找到了这样的人

有缘人可遇不可求。宋箬溪微微垂下眼睑,掩藏起眸底那抹淡淡的忧伤,她不是男子,她的亲事,她无法作主,选择陆綮颜,不为别的,只为那句他不会纳妾的承诺,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他音讯全无,离她及笄之日越来越近,若是他失约,她也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另嫁他人。

邺疏华闻言心动,佛经云,缘是可遇不可求,若非宿世福德因缘,难得遇到,遇到是宿世的因缘,他以故事去寻人,是刻意强求,成了缘木求鱼,师弟相劝,令他猛然警醒,一个想法跳进脑海,论佛缘深厚,那些女子谁比得上师弟清亮的眸色由浅转深,低低地喊了声,师弟。

宋箬溪没听到他这声含在咽喉处的呼喊,默默地看着杯中红浓明亮的茶水和几片茶叶,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人生百态,片片茶叶,浮沉之间,人事变迁,茶过了,人生也过了,一花一木一世界,一茶一盅一人生,还有两个月时间,她的等待,能否等到她想要的结局

邺疏华看着近在咫尺的人,眸光迷离,佛缘渡心,缘自前尘,情定今生,执手来世,他请师弟同修可否熟读的佛经在脑子里一一闪过。

两人各自沉思,没有注意到在稍远的一棵树上站着个人,茂盛的树叶掩藏住了那一袭华丽的紫衣。

邺疏华突想到了几句佛谒: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额头顿时渗出一层冷汗,收敛心神,沉声念道:阿弥陀佛

这声佛号唤回了宋箬溪飘远的思绪,抬眸见邺疏华拨弄着念珠,嘴是默念有词,误认为她说的话,令他不安,忙劝解道:师兄,不必自责,如今改过,还来得及。佛曰:万发缘生,皆系缘分渡有缘人,善缘恶缘皆可渡,但是那些与佛无缘的人,不知佛法精妙,不领会禅意,入了旁道。随缘不攀缘,方能心安理得,不背因果。

邺疏华惭愧不已,师弟心地光明,志行高洁,前来劝善,他怎能动了此歪念寻四因缘之人,当用心去感受,不该如此轻易认定,更不能为贪方便将主意打在师弟身上去,双手合十道:多谢师弟慧言,免师兄入歧途之险。回城后,小生去与太后说明。

宋箬溪扬唇笑道:师兄既已明了,不枉师弟我一番相劝。

邺疏华见她笑靥如花,浮虚的心又荡起了几分,忙别开眼眸,念了一段心经,心神虽定,却不敢再看她,师弟也别光劝小生,你也该寻个四因缘人,同修佛法,不入轮回,不堕恶道。

寻得到四因缘的人是我的福气,若是寻不到,就我去佛前求佛替我寻一门好亲事。宋箬溪不在意来世的轮回,也不怕来世堕入恶道,她只要找到那个待她以诚,朝夕相对的人,安稳的度过此生。

邺疏华捕捉到宋箬溪眸底那一闪而过的忧伤,想到他娶妻尚且如此麻烦,她一个深闺女子,哪有机会去找寻四因缘的人她能遇到的有缘人,屈指可数,眸光微转,道:若是小生是

此处肺果甚好。上官墨询昨天无意间得知有人约邺疏华来桃花庵商谈,他就猜测会不会是宋箬溪,今日尾随而至,果然让他看到邺疏华和宋箬溪私会。邺疏华和宋箬溪说话的声音不大,又有一段距离,他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可是见两人的神态亲昵,心中无名的怒火腾腾的烧起,越烧越旺,再也忍耐不住,施展轻功向亭边掠去。

邺疏华听到声响,话到嘴边,咽了回去,看清了来人,温和浅笑道:雒淇公子好兴致

上官墨询轻盈地落在了亭外,唇边噙着抹冷笑,原来是邺公子。

你怎么会来这里宋箬溪诧异地问道。

莫非我不能来此上官墨询挑眉,眼睛盯着邺疏华,目光如炬。

邺疏华被他的目光看得满脸通红,只当被人洞察到心事,慌忙起身道:师弟,小生今日颂佛次数尚缺,要先行离去了。

师兄请。宋箬溪不疑有他,笑道。

看着邺疏华匆匆离去的背影,宋箬溪为成功说服他而笑逐颜开。这抹笑容落在上官墨询的眼中,令他胸闷至极,愤怒不已,冷哼一声,嘲讽地道:天底下妇人,皆是水性杨花。

宋箬溪愕然,转眸看着他,柳眉微蹙,不悦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