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兖州之战(四)(2 / 2)

加入书签

战死的军兵。被李啸率全军将士致哀火化,骨灰装入骨灰盒中,到时运回马耆山忠烈陵园安葬。同时入祀忠烈祠,享受日日的香火花果祭祀。

而受伤的军兵,则被兖州知府尼澄率领的运输队抬着担架送到临时由许多间大空房建成的医疗所治疗。除了虎啸军自已的医疗队外,做事精细的尼澄,还把兖州城所有的朗中医生全部组织到医疗所来帮忙,以尽可能解决医疗队人手短缺的问题。

而城外那横地的流寇尸首,李啸亦安排人统归于一处,一并火化。毕竟现在炎天暑热,这些尸体如不及时处理,一旦发臭,估计能把全城军兵百姓都薰死,而且还有爆发大规模瘟疫的危险。

这些流寇尸体,李啸没有让人斩去首级。流寇的首级太不值钱,要多达五十六具才能换来半阶官位,而且颇被兵部官员轻视,官位与赏赐也迟迟难至。所以无论是虎啸军,还是徐州卫或任城卫的军兵,都没有兴趣去砍这遍地流寇首级。

在忙完了虎啸军的相关事宜后,作为兖州防卫总指挥的李啸,带着一众亲兵,立即去南门与东门处检查战后情况。

此时,徐州卫与任城卫的战死的军兵亦已各自处理完毕,受伤的军兵则与虎啸军的士兵一样,被紧急送到医疗所救治。

望着南门与东门已明显稀疏的两卫战兵,看着两名在自已面前垂头丧气的指挥使刘知俊与冯嚣,李啸感觉心下沉重而揪紧。

这一仗,尽管南门与东门要面对的敌人,相比敌兵重点进攻的西门来说,压力要小得多。但是,他们所遭受的损害,却是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徐州卫死伤一千多人,已过三分之一!

任城卫死伤同样达到近千人,竟然将近过半!

“非是大人的铁骑来得及时,我任城卫,恐怕就要丢了东门了。”冯器的脸上,庆幸与感激交织在一起。

刘知俊长久没有说话,终于长叹一声,向李啸拱手说道:“刘某亦谢过李指挥使的骑兵救阵及时,方使我南门不至于陷入敌手。”

李啸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他用一种亲热的语气说道:“两位大人,现在我们都在为守卫兖州而战,何分彼此。现在李啸与二位,乃是同气连枝,同生共死,不必再多说客气话了。”

冯器脸带惭愧之色说道:“李大人,现在我任城卫伤亡近半,战力已残,敌兵若下次再来相攻,定难守住啊。”

听冯嚣这般诉苦,刘知俊也感叹地说道:“我徐州卫部,亦已损失过了三分之一的兵将,下次的南门防守,怕是更加吃紧。”

李啸皱了皱眉,平静答道:“二位指挥使莫要心急,兵力不足之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务必要把南门与东门牢牢守护好。“

“冯某谢李大人。”冯嚣眼中腾起亮色,大声向李啸致谢。

刘知俊也向李啸拱了拱手,算是致谢。

随后,李啸前去看望了伤兵,勉励他们好好治伤,争取早日回归部队。见兖州的最高指挥亲自前来探望,医疗所中的所有伤兵都极其振奋,纷纷表态要早日养好伤再回来杀敌。

李啸回到西门城墙之处时,鲁王铢寿鋐带着泰兴王朱寿镛、郡王朱以派、巡抚李懋芳、知府尼澄,以及一众侍卫,带着大批牛酒前来劳军。

朱寿鋐一见到李啸过来,立刻满脸堆笑道:“李指挥使打得好仗,击杀俘获敌兵近3万,真真大功卓著,英雄了得,孤王甚是佩服!今天特从我鲁王府带来牛酒劳军,请李指挥使笑纳。”

朱寿鋐刚说完,一旁的知府尼澄急急补充:“李大人,这些皆是鲁王殿下从自家鲁王宫中拿出之物,非是从仓库所取。”

李啸笑道:“那李某就代全军将士感谢鲁王殿下盛情。”

朱寿鋐笑道:“这些须牛酒不算什么,待我兖州彻底击退流寇之后,孤王还会另有重赏。还望各位守城军士奋力杀敌,为国立功!”

朱寿鋐这番话一说完,立刻被连绵而起的“万胜!”之声,给彻底淹没。

在一片欢欣的氛围中,李啸大笑着向朱寿鋐致谢,然后压低声音说道:“鲁王殿下,在下有一事相求。”

“李指挥使但说无妨。”

“殿下,今日之战,任城卫兵马损失颇重,为确保东门能顺利守卫,李某恳请鲁王殿下将鲁王府中仪卫司兵马拔于守城军伍中。”李啸脸色凝重地说道。

朱寿鋐眉头轻皱,不过瞬间便是释然之色,他复笑着说道:“既是守城大事所需,孤王岂会不予支持。这样吧,从即日起,我将鲁王府仪卫司一千兵马全部拔于李指挥使。”

李啸一脸感激地拱手谢道:“多谢鲁王殿下深明大义。”

鲁王等人随后告辞而去,李啸亲自相送,他言语恭敬,态度谦和,丝毫没有打了大胜仗的倨傲,让鲁王朱寿鋐及泰兴王朱寿镛等人更对他充满了好感。

这个晚上,全军欢宴。

让李啸有些意外的是,须发皆白,以前有过生死仇恨,似乎一直与他不太对付的徐州卫指挥使刘知俊亲自为他斟酒。

“刘老将军,你是长辈,这如何使得。”李啸不觉心中颇为感动。

“使得!刘某一生,只敬英雄,而李指挥使,绝对当得起英雄之称!”刘知俊手捧酒杯,一脸郑重之色地向李啸递来。

李啸接过酒杯,仰脖一饮而尽。

满座欢笑,气氛更加热烈。

李啸限制了属下将士饮酒,却让他们放开肚皮吃饱。不少军兵想起了白天还在一同做战的弟兄,现在已是阴阳两路,不觉悄然落泪,甚至有人失声痛哭。

一轮晶莹的圆月,将洁白温柔的月晖漫布大地,满天星辰有如一颗颗明亮的眼睛,从天空中欢喜地俯看这喧嚣欢乐的兖州城头。也许这战后的短暂欢乐,是每个军兵一生中永恒的荣耀与铭记。

谢谢哥盖的打赏,谢谢尊重知识而非流水的月票!感谢支持!(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