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后金之乱(三)(二更)(2 / 2)

加入书签

豪格突然低声说道:“孩儿听说,莽古尔泰死的那晚,他那大福晋哈达纳喇氏也死了,连同诊病的医官竟也死了,这事怎么这么巧?”

皇太极淡淡地回了一句;“你相信,这只是巧合吗?”

豪格皱眉道:“孩儿自然不信,只是感觉蹊跷。”

“本汗告诉你,此必是德格类所为。此人见主谋已死,故将知情的莽古尔泰大福晋与那名医官一并弄死,以掩盖莽古尔泰的真实死因。”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他想自保,他把知情人都弄死,以便没人知道莽古尔泰是死于谋杀的真相。他用这样的办法来告诉父汗,他德格类想与莽古尔泰划清界线,以求父汗开恩,放过他们这些谋逆余党。”皇太极平静地说道,一脸看透了缘由的轻蔑之色。

豪格低声问道:“那汗阿玛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置余党?”

皇太极斜了他一眼:“豪格,如果你是父汗,你会怎么处理?”

豪格沉吟了一下:“现在主谋以死,正是查办余党的大好时机,可将其一个个抓来审问,若查出实据,再行定罪。”

皇太极摇摇头:“豪格你做事还是太过冲动。殊不知困兽犹斗之理。现在余党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你这样一齐相逼,只会把这些已成一盘散沙的谋逆余党重新捏合。若他们重新同心合气地作困兽之斗,对大金对朝廷均是极大损害。”

“那父汗之意是?”

“又要打又要拉,让余党始终形不成合力,方能各个击破。”皇太极冷哼一声道。

“那要打谁,又要拉谁呢?”

“德格类已向本汗表明投靠的态度,说明至少在现阶段,他是一个可以与我们合作的对象。那么,我们就先放他一马。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动手的,豪格你知道是谁了吧?”

“父汗的意思,是要搞掉莽古济?”豪格心下一凛。

皇太极冷笑着点了点头:“莽古济与其丈夫琐若木据有城池坚固的开原城,如不早除,将来之祸患,必为大矣。”

“那我们现在要派人去把莽古济与琐若木都抓起来吗?”

“不必,我们如此兴师动众的话,说不定会把琐若木逼反。即使我们最终强攻下开原城,也会损失惨重。而且这样一来,会大失蒙古各部之心,对来年征伐那死而不僵的林丹汗大为不利。”皇太极顿了顿,接着说道:“豪格,你也看过三国演义,你应该知道,曹操战胜袁绍后,是怎么捉住逃往辽东的袁谭与袁熙的吧?”

“孩儿知道,是曹操利诱辽东公孙康,让其对这二人生疑,最终将此二子之头砍下,送予了曹操。”豪格说完,突然眼睛一亮,急急而道:“父汗的意思,是挑动莽古济与琐若木生隙,让琐若木主动交出莽古济?”

“不错,本汗正是此意。我已派密侍买通琐若木宠爱小妾托古,让她做通琐若木的思想工作,尽早向朝廷坦白其与莽古尔泰交往的罪行,告诉他可以通过交出莽古济来为自已戴功赎罪。本汗会继续让他统管蒙古傲汗部,并依旧据有开原城。另外,莽古济的亲信家奴冷僧机业已被我密侍买通,在琐若木交出莽古济后,便由他出面控告莽古济谋反之罪。这样一来,莽古济再无凭依,又罪证确凿,便可顺利拿下了。最终,朝廷可通过莽古济的招供,再把包括德格类在内的一众反逆余党,光明正大法办归案。”皇太极言毕,脸上露出阴狠而自得的笑容。

豪格不觉打了个寒噤。

这位汗阿玛,心机之深沉,下手之狠辣,着实让只知道在战场上勇猛杀敌的他,心惊不已又极为佩服。

豪格突然又想到一点,他急急问道:“那莽古尔泰几个掌握了军权的儿子该怎么处理?”

皇太极眉头一皱:“现在毕竟还没有莽古尔泰谋反的直接证据,只宜对他们继续监视,严密注意其动向,而不可对其采取行动。只能在突破莽古济这个攻入点后,再对他们进行处置。”

豪格心下叹服,向皇太极起身而拜:“父汗英明果决,孩儿佩服得五体投地。”

皇太极冷笑道:“豪格,你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你知道父汗最欣赏哪个明朝皇帝吗?”

“孩儿不知。”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做事风格,父汗最欣赏。”

“哦,是什么风格?”

“要么不做,要做做绝!”皇太极一字一句地说道,他的话语,有如钢铁般冰冷与威压。

注:历史上,莽古尔泰的大福晋与小妾确已殉葬,而莽古济确是被自已的丈夫琐若木暗中告发。作者这章皆是根据史实加以发挥。

今天加更一章,望各位读者大大多投点票票,多来些收藏,多给作者一点动力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