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如何封赏(2 / 2)

加入书签

一番讨价还价后,这些刀剑枪盾,蔡守统一以6两银子一件收了,共计银子3000两,蔡守当场付清给了李啸。

随后,李啸对他说了,所购武器的缺额,蔡守闻言,忙说道,此事不难,李总旗若有不足,可以暂在他处相借,并同意李啸回返安东卫后用绫罗绸缎抵消所借金额。

“蔡掌柜大力支持,李某谢过,还望以后彼此多多合作。”李啸微笑道。

“李总旗仁义之人,小老儿有幸与李总旗做生意,真是缘份难得,还望总旗大人日后多多照顾在下生意。“蔡守那细眯眼又笑成了一条缝。

离开蔡守处,李啸和上官去杰二人,押着那几车首级与陈友德尸体直奔刘泽清处。

说来也巧,下人进帐通报李啸等人前来时,刘泽清正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商议军情。

朱大典,浙江金华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因山东局势糜烂,适逢原山东巡抚谢从治战死,朝廷遂将时任右佥都御使的朱大典提拔为山东巡抚,朱大典治军颇严,又于上月至今连续击败敌将耿仲明,斩杀敌将陈有时,终将这叛军的最后据点登州围得有如铁桶一般。朝廷大悦,遂提拔其为右副都御使,并继续兼任山东巡抚一职。

闻听李啸斩杀陈友德,斩叛军首级500时,朱大典与刘泽清皆是一惊,两人面面相觑了一下,彼此都从对方双眼中看到不可置信的神色。

刘泽清心下沉吟,这李啸,真是不简单啊,原本已把他闲置在高龙堡自生自灭,谁知此人竟然仅凭手里这几百兵将,又立得如此大功!

朱大典轻咳一声,对传令兵说道:“速领李啸进见。”

李啸留上官云杰在外看守首级车辆,随后自身随传令兵入觐,入得帐来,只见得朱大典正端在中军帐上首,身着正三品的文官常服,前胸绣着孔雀的补子,头戴金边乌纱帽,腰系淡绿玉纹花带,足穿厚底乌面朝靴,鬓边露出花白的头发,一张尖瘦而且满是皱纹的倒三角脸,眉毛稀淡,下面一双眼尾很长的三角眼倒是炯炯有神,两侧脸颊无肉内凹,下额上的胡须稀疏花白。

朱大典的样子,倒是与明史中描述得颇象。李啸暗想。

李啸想起来,明史中记载的这个朱大典,是个很奇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是文官,却擅长指挥作战。他极其忠君爱国,清兵攻入浙江老家后,他全家自尽殉国,但他却又极其贪婪好财,就职凤阳时,把当地搜刮得财尽民穷怨声载道。现在,这是一个充满矛盾难于评价的人物活生生地坐在自已面前。

“你就是李啸。”一声清朗低沉的话语从朱大典口中缓缓吐出。

“正下正是李啸,在下祝两位大人官运亨通,公侯万代!”李啸一脸恭敬。

朱大典与刘泽清相视一笑,朱大典的声音又不徐不急地响起:“李啸,听说你斩杀陈友德,斩得叛军500多人,可是事实?”

李啸将此次作战的简略经过对他们讲了一遍,最后补充说道:“属下不敢有欺,此为确实之数额,在下已将那陈友德尸身及叛军首级一并押送到营外,请大人验看。”

“哦,果真如此,那足见李总旗之战功卓著。泽清,走,出去验看一下。”朱大典脸上浮起灿烂的笑容,转头对刘泽清说道。

三人出得帐来,朱大典一眼便见得那板车上堆叠得满满的首级头颅,不觉脸色一变,一旁的刘泽清脸上亦是一脸惊讶。

朱大典快步来到车辆旁,他在陈友德的尸身旁站立良久,一脸怪异的表情,说不出是欣喜还是悲伤。

朱大典是个细心之人,叫过了多名反正后的叛军士卒来验看,基本上都确认,这就是叛军,很多士兵见到那些原本在一个饭锅里搅勺,现在却已尸身两处的叛军首级,还悄悄地流下了眼泪。

朱大典一脸喜悦地望着李啸,脸上的笑容如此灿烂,宛如一朵迎风而开的秋菊花。

“李啸,你做得很好,此次功劳甚大,我当奏明朝廷,为你表功!”朱大典拍着李啸健壮的肩膀大声说道。

一旁的刘泽清脸上也立刻露出了笑容,含义复杂。

“李啸,你先退下吧,我与刘总兵商议后,再给你回话。”朱大典说完,转身对旁边的传令兵吩咐一句,便让士兵带李啸和上官云杰去一旁的帐房中先休息。

中军帐中,朱大典与刘泽清上下而坐,朱大典犹自对李啸的战功称赞有加,而一旁的刘泽清却渐渐地眉头紧锁。

“李啸有如此军功,以我之意,可奏请朝廷,升李啸为千户,并且,除这些斩获首级,按朝廷议定规矩每个首级折给5两银子外,还需再请赏银,如此,方可激励将士之心,为大明奋勇杀敌矣。”朱大典望向沉默不语的刘泽清,抚须言道。

刘泽清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随即消失,他低声说道:“大人之意甚好,只是,我怕那李啸恃功而骄,日后恐会愈加骄纵,难于管束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