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二更】神族结盟出岔子(下)(1 / 2)

加入书签

独臂男盗墓的那天正好是阮知书现身千家的消息被传回丹桂城之日,因而阮父几乎是与追缉盗墓贼的禁卫军一路同行的,可以说他是北线“战场”的见证人,狄雅宁若想知道这条线的战况,阮父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关于裕陵被盗的真相,虽然阮父很敏锐的察觉到会与狄雅宁有关,但无凭无据的,他也不能信口开河污蔑人家的闺女,所以他问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就想试探狄雅宁的反应。

如果狄雅宁的回答是“不管我的事”,那么他就可以确信狄莫钧的坟被盗是他自己的闺女的手笔,明显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远水救不了近火,本公主还能做什么,只能做个娃娃往上面扎针,诅咒罪魁祸首早死早超生而已。”狄雅宁的回答也是模棱两可,罪魁祸首是谁?既可以是盗墓贼,也可以是引来盗墓贼的人,端看阮父怎么理解了。

阮父并不清楚云纱的图谋,虽然察觉到一些不寻常的内情,但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他哪猜得到这个“罪魁祸首”另有其人呢?所以他很自然地理解为盗墓贼。

其实就算他清楚内情又能如何,狄雅宁的回答滴水不漏,谁能拿她这句话作伐子呢?诅咒罪魁祸首早死早超生有什么不对吗?

这样一来,狄雅宁在他心中的形象有了些许提高,因为一直以来,狄雅宁在他们这些老顽固们心目中的印象就是:离经叛道。国人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不管哪个都不可能在狄雅宁身上出现,所以听见狄雅宁这话他万分惊讶,“老臣来此之前,一直在担心殿下到千家后会从此抛弃彩蝶国,现在看来是老臣想多了,您对先皇还是有孝心的,不过比起彗星公主还是差了点。”

“阮大人!你是在对本公主没有服三年斩衰有意见?也对,在表面功夫上,本公主的确比不上云纱,以及她教出来的女儿,但是不哭不代表不难过,我……本公主如今是孤儿了懂吗!”

如果孝心真能让人起死回生,哪怕只能让狄莫钧复活,她也会很高兴的。

谁知道她平日爽朗的笑容底下隐藏了多少悲凉,千钩、千槊,还有千环和锤子,每当狄雅宁看见他们在父母跟前撒娇的时候,她有多羡慕!

不是舅舅们不疼她,也不是她对舅舅们没有亲情,而是父爱无法取代。

这种遗憾是服上一辈子斩衰也无法弥补的!

“老臣失言,还望殿下恕罪!”

“这里不是彩蝶国,本公主没心情发落你。”狄雅宁冷冷道,“父皇陵墓被盗,云彗星又做了什么呢?”

他刚刚说她的孝心比云彗星差了点,云彗星难道做了什么孝感动天的举动吗?

“彗星公主本想亲自去捉拿盗墓贼,被陛下拦住了,无奈彗星公主坚持,陛下只能让她领着卫队去收回陪葬品,当然,给她指的路肯定不是盗墓贼逃跑的路线。”

“云纱真是爱女心切,前几天还遣了使臣要求本公主去追缉盗墓贼呢。”

“应该是走过场,殿下若真要去,陛下也会拦着的,她若是做得太过了,对民众也无法交代不是?”就连阮父都觉得这提议荒唐,云纱再怎么希望狄雅宁死,也不会做这种容易招人话柄的举动,更何况,狄雅宁会那么听话?“殿下,时候不早了,老臣这就回大使馆,知书的婚事还请您多加注意一些!”

她又不是媒婆……“阮大人,老师的幸福本公主是非常关心的,但再怎么样也比不过您的祝福,您这几天可以边游玩边观察天使部落的男子,希望能有所改变您对未来女婿的看法。”

“老臣遵旨!”

阮知书的事情总算看到了曙光,接下来的事应该会好办很多,狄雅宁和阮知书心中的阴霾顿时消去一半。

“父亲,我送你回去吧。”阮知书上前搀住他的手臂,阮父很自然地接受了。

与此同时,彩蝶国东北部的一处山脚,独臂男打下最后一个钉,帐篷宣布扎好,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股脑往里塞,身上仅剩下一个轻巧的背包,里面放着重要的东西。

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趁着大好霞光,下河摸鱼去。

这里是彩蝶国最荒凉的地区,人烟稀少,比边城还要偏远,因而环境更为接近原始,山清水秀,河里的鱼应该非常美味!

可能是常年隐身暗处的缘故,独臂男只有一条手臂,但摸鱼的技术却比四肢健全的人还要高超,十分钟不到的时间,已经有三条三斤以上的鱼遭了他的“毒手”,无助地在岸上扑腾。

十斤的鱼,应该够今天的晚餐了,独臂男回到岸上,从身后的背包摸出一把到,干脆利落地把三条鱼开膛破肚,这会子功夫已经把这三条鱼接下来的命运规划好了,一条炖汤,一条烧烤,还有一条待会烘干,路上慢慢享受。

他把杀好的鱼放河里,一条一条冲刷干净,专心致志弄食材的他浑然不觉身后有个影子正在逼近……

——

按照计划,第二天应该会传来迪卡波接到龙角的消息,可是狄雅宁一直到晚餐时间,严家也没传来信息,难道事情有变?

她急匆匆扒完饭,牵着黑七就准备出门,这时候电话响了。

“九妹,找你的。”白云把电话递给她。

“好的,大嫂你忙去吧。”

“我把黑七带回笼子。”

……

狄雅宁待白云走远,这才迫不及待问到:“怎么样了?”

严澈在电话那头道:“他昨天傍晚遭到袭击,捉鱼的时候被一个不明人物推到河里,对方还打算置他于死地,还好逃得快,顺着河流飘到出海口,没命地逃了一天一夜才恢复联系,现在在一个小渔村里养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