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特效法术(下)(2 / 2)

加入书签

三万拍一个几秒的镜头,看起来还是不低,但事情不能这么看。

这是个大爆炸场景,还分为爆炸段和火焰段,其中火焰段留有演员的安全移动空间,属于高复杂度、高危险度的高难场景,如果进行要素拆分,成本还会下降。

比如只要个多角度的爆炸素材,成本不到两万,不加入演员因素的话,素材完全可以重复使用在多部影视片里。

“嗯,继续测试吧。”

特效测试的场景种类有限,除了火焰,还有雷电、拟物和光效三种。

其中光效法术很特别,它完全没有伤害,可以展示出光柱、脑袋发光等奇特的效果,是沈文剑捣鼓出来的灵能具现化技术,本质上不算法术,只是把灵能给“上色”和“定形”而已。

几种测试的情况都不错,只雷电的部分仍然比较危险,不过沈文剑不打算返工继续增加成本,剩下的一些小困难,就交给创作人员自己解决吧。

获得“特效法术编程设备”x1。

操作:左手倒右手。

设备变成传媒系的,价格方面玉剑山吃点亏,只收了八十万。

八十万的价格认真核算起来可谓巨亏,包含掌门、设计院、工程院,涉及到最少十个工程师,耗时两个多月,仅计算工资都有两三百万了,还没算耗材呢。

算是沈文剑支持影视发展,这些小钱就不计较了。

没几天,传媒系就寄了一份短片过来。

爆炸、爆炸、爆炸,从短片的内容来看,传媒系已经抓住艺术的本质……

新的特效法术能很轻松的拍出炸掉房子,里面的人在爆炸后移动的情况,整个过程不需要法术盾就有足够的安全度。人员也只需要一名修士操作设备,最多再加上一名检查编程内容的。

总的来说,沈文剑的初期目的达成了,有了更安全且低成本的特效法术,今后也不用总是看些婆媳片。

设备对特效摄影有帮助,同时它也会成为后续法术武器的参考构架之一。

现在虽然用庞大的框架达成“法术编程”,不过开专项项目做小型集成化,有望在一两年里让机器人的武器手臂获得这种特性。

机器人的攻击步骤,是读取敌方参数、计算提前量、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法术攻击。所有的法术都由法阵驱动,参数是固定的。

法术编程,把法术拆分为基础层和信息层,如果基础法术涵盖范围够大,以后甚至能通过软件层实现组合、复合法术。

法术编程系统集成化的项目,沈文剑和刘香湘讨论之后,还是放给工程院做。

正好工程院之前把人工智能应用的部分外移至天使公司,人力较为宽松。

沈文剑在忙着做特效法术时,设计院又有一项新成果。

极简符文的“附魔猜想”被部分证明。

实验获得了两种“附魔”材料,分别是超速热传导金属和变阻感应金属。前者的热传输效率是铜的6到11倍,浮动取决于环境游离灵能的量;后者平时呈现高灵能阻力,在材料符文层应对压力的时候,则会变成灵能导体,也许可以在应对物理攻击的装甲材料上用一用。

附魔材料最大的特点,类似于古老的低能级阵法,这些阵法无需外接能源(灵石、修士),仅仅依靠游离灵能就能长期工作。

比较可惜的是现在还没有确定全部的极简符文,暂时无法推测会有多少种基础“附魔”。

不过按已经试验成功的两种材料看,只要再多几种,就能让很多东西发生飞跃式换代。

首先还是从空天飞机和法术等离子发动机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