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机器人(上)(2 / 2)

加入书签

刘香湘小小翻个白眼,指挥更换测试材料,丙型测试机上场。

丙型的结构更接近人形,有手有脚有脑袋,说白了就是第一版量产机器人的升级型号,有那么点钢铁侠的意思。该型号的很多基础数据,都是通过小玉这个人形指挥官改进的。

在接下来的测试里,丙型空出一只手提供侧推力以抵抗强风,完成作业。

它的成绩处于两者之间,全程瞄准焊接线的照准率是89%,偏移角为0度34分。

第二个项目是续航力及充能测试。

一样是用喷气发动机测试。

测试过程里机器人都不允许使用保护型和稳流型法术,于是喷气发动机射流速度就相当于机器人的移动速度。

这回发动机推力增加,在距离发动机尾部三十米的位置,形成时速约五百公里每小时的射流。

甲乙丙三个型号在这个测试里,和发动机的距离有所区别。

甲型本来就适合做飞行单位,它停留的位置是650公里风速区,而且该区域还属于高温区,尾流温度还在三百度左右。

乙型是地面单位,但也勉强能飞,它隔着远远的飘在那,偏远的距离,导致风力都有些不稳定。

丙型的飞行速度则为450,这比早期的人形机器人高出太多。

这项测试的过程里,三台试做机还要在飞行过程中打移动靶。

大约十五分钟,发动机停下,三台机器人移动到旁边充能桩上充能。

“和预计的结果一样,甲型的续航力更好,充能速度偏低。乙型丙型在这个测试里半斤八两。”刘香湘把结果告诉沈文剑。

这个测试里,续航航程的占比很大,三个型号里,明显是变形金刚系列的分体式流线结构更便宜。它的速度高,对抗的空气阻力却并不比后面两台高多少。再有就是鸡蛋结构的内容积很占便宜,还没有关节系统,同样体重下,后面两台的储能体装载能力要差很多。

刘香湘等到把充能数据拿到,说道:“我们估计过,在续航项目上,乙型和丙型要达到甲型的程度,它们的重量会达到甲型的三倍和三点五倍。”

“我觉得三种都各有优势,要不都做了吧。”沈文剑和稀泥。

刘香湘这次没有同意:“我的建议是淘汰乙型。”

“为什么?恶劣环境下的作业稳定度很高啊。”在他看来,要淘汰也是淘汰钢铁侠型号,甲、乙两个型号可以形成更好的互补关系。

“它的弱点太明显了,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悬挂系统撑不住的。丙型这方面好一点,必要的时候把腿丢掉就是了。”

腿就是装饰品的概念,跟机甲一样。

沈文剑认真想一想,从结构上,乙型和丙型的确有点重复,既然都是实体关节连接,上半身定型后,下半身完全可以做成通用的嘛。

顺口他就说了:“不然把这两种型号的上半身统一一下?”

刘香湘“嗯”一声:“我回去让他们讨论一下,这两个的腰部驱动差很多,不一定能成。”

这次测试,决定三代会产生两个基础型号,最大的变化是生产方面,变形金刚系列的结构其实不太适合生产,哪怕在厂房里,它们的精度和初代机器人相比也没有优势。以机器人的复杂度,一点点精度变化,都会引起自然故障率的巨大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