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转动的秘密(1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要回收火箭残骸?

主要为了分析火箭在飞行中的情况,以便改进,然后把零部件回收融了重新制造新零件。

对残骸的解析工作很麻烦,小到一颗螺栓的变形,大到外壳的高温劣化,都要一个个检查和分析成因。

火箭项目组再次分作两组,两名工程师带着技师们分析残骸,其他工程师则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准备实验火箭二号的研制。

依据本次试验搜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大地还是有自转的,这让沈文剑狠狠松了口气。

赤道面与黄道面也依据实验数据算出来。

但是其中还有不少疑点。

最引人注目的,是自转速度不足。

大地在赤道线上的自转线速度,约为八百米每秒,换算后发现一天的自转根本没有一圈。

太阳比较小,比较近,对自转不足做出补偿,才能达到现在的日夜周期。

太阳几天时间就绕地一周,这是怎么做到的?

从质量进行分析,是行不通的,即便大地比较大,之前已经算出重心距离地表不到一万千米,非球形的大地……就算球形也没有足够的质量与一颗已经点亮的恒星做双星运动。

那么太阳是玄学构成的?质量其实没多少?

或者还有什么因素被忽略了?

太阳是怎么移动的,重心异常的大地是怎样的自转方式,都特别让沈文剑感到好奇。

纠结了一阵,决定把这事放到以后再考虑,现在需要做实验火箭二号的发射目标订制。

一号实现了穿过稠密大气层,最终速度达到十四倍音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增加二级火箭,把运载物推到一定高度成为人造卫星不存在问题。

订制的重点在于实验火箭二号的主要任务应该设置在什么高度,在哪个位置以什么速度来运行。

这个计算量有点大,没有专门用于复杂计算的设备,可能送上去要不了多久就掉下来了。

难道先做计算机?

沈文剑想着问题,随手在书桌上写下几个公式。

唔……有一定运算能力的计算机还是有必要的,人工计算太费时间了,用法术帮忙对部分人准确率也不太靠谱,人数比较有限的情况下,会耗费非常多时间,还需要花同样多的时间做验算。

工程师们大多都有自制的计算器,只是要做轨道运算,这玩意就不太管用了。

工程部的整体管理系统也算是种计算机,可那是做逻辑判断的,无法用于复杂公式的数字计算。

经过仔细规划,八月,分析工作告一段落后,从构架组调入两个人和火箭组重新调整为两个组,计算机组和火箭组。

计算机用玄学实现起来不难,科研部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相关经验,只是作为单独的计算机工程,本次沈文剑要求计算机组完成底层规则的定制,让计算机体系能以后和现有的大多数设备对接或称作“加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