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故障排除(2 / 2)

加入书签

听起来是很小的问题,不过在时间的积累下,小问题终于还是引起质变。

煤粉每次没有彻底烧完,就有新的煤粉送入,煤粉总是烧不完,就有附着在燃烧室、烟道各处的。燃烧环境逐渐劣化,最终导致今天能量输出骤降,不得不紧急停机。

“一体化还是早了点啊。”沈文剑抱着胸自我检讨。

还有个问题是他忘了交代,煤粉炉虽然也有烟囱,但是烟囱里是不应该冒烟的,一旦有可见的烟出现,就应该通知部里停炉检修。

恰好他本人这段时间在家里,没有路过过工厂区,这才最终导致本次几乎算是事故的停炉。

“部长,定期检查风扇不行吗?”工程院来帮忙的问。

沈文剑摇头:“太麻烦了,重做!”

说的两人有点懵:到底是重做麻烦还是换风扇麻烦,是我们脑子瓦特了?

沈文剑说的麻烦不是换风扇,而是频繁检修,一台成熟的工业机器,不能动不动就进入检修,一年一次在人力成本和设备效率上都最好。

既然决定重做,沈文剑到工程院抽调几个人帮手。

花了十多天,又做出一台煤粉动力炉。

煤粉动力炉二号机是分离式动力炉,它的鼓风系统和主机分开,分作冷风道与热风道。

两者皆从外部送冷风,冷风道只负责把煤粉送入动力炉煤粉预热区,热风道会利用主机烟道预热空气,以达到燃烧室送风要求。

分离式的风扇更大,通过大风扇,小风道的设计,可以让风扇在低转速下就有足够的风力,进一步减小扇叶变形可能。

另外新的炉子也应用上了烟道尾气热能的再利用。

二号机制作时顺带把出力值从三万热输出提高到五万。

科研部有一些储能阵列,能应付一定的灵气供应起伏,全天算下来平均输出五千都不到,他却做出五万的。

这主要还是应付后面的需求,比如扩大氢氧制备量、符文开发系统投入全天候使用等。

二号煤粉炉开机后,沈文剑留下来看了半天,计算了些数据。

可能是灵气环境的因素,也可能是热单位与另一个世界并没有一致,这个世界的无烟煤热值略高两成,在抛弃锅炉等热电转换时要用到的东西,又增加了尾气热利用,最终的能量利用率很高。

五万热输出的炉子全功率运转时,一小时的消耗只有九吨。虽然燃烧效率高,若24小时全功率也比一架空艇能运送的多很多了,等第二艘飞艇到手还要想想怎么扩展运输量。

仍把后续的日常交给热阵列区维护组,一号机拆掉回收。

煤粉炉改成分离式应该不会再出问题,对一些容易的项目进行过挑选后,准备今年把另一样东西的基础技术整理出来。

氢氧火箭发动机。

科研部提前分出两院,符文定式自动开发系统不出意外明、后年也会有成果。

该项目一完成,空天体系的一系列项目都会逐一启动。

他认为应该在自己有经验的部分提供些帮助,提前储备几项分支技术,以免到时候没头没脑的。

氢氧火箭发动机就是空天体系里无法绕过的东西。

就算到时候有固体燃料,固体燃料也不是万能的,液体燃料还是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比如液体燃料可以熄火再启动而固体燃料不行。

沈文剑倒也想过是不是直接开发灵石动力的发动机,不过很快被打叉了。

影响灵石发动机决定的最大因素,还是无法确定万魔吞天降临后的环境。

没错,玉剑山是可以为灵石充能了,而且可以预期的,随着符文开发系统的完善,很快会把剩下的灵石充能技术逐步完善。

然而灵石的充能是要消耗煤矿的,还不少,挖煤是需要人手的,万魔吞天之后有没有人挖煤还是未知数。

若无法保证来源,航天那惊人的消耗根本无从提起,灵石最优先供应的一定是战斗人员。

另外,玉剑山也很难下决心投入数不清的灵石来做什么劳什子发动机,采用氢氧发动机就更显得顺理成章了。

钨合金、纯钨都已经有技术储备,氢氧分离机也慢悠悠运转了一年,有一定的材料挥霍。

没急着弄发动机,先解决燃料问题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