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强弓巨弩(2 / 2)

加入书签

然而,这种份量,用在俸禄上面确是很好听。

先秦时期,很多干了一辈子的老官吏,临死之时也只有几百石的俸禄,听着让人心寒。可是汉代就不一样,动则都是上千石俸禄,一郡太守的俸禄都有比两千石,听着多大气,让人羡慕。

只是这两千石的俸禄,却没有先秦时期的一千石来得实惠,这恐怕也只有地痞无赖出身的刘邦,才能干出这种好听不实用的事情。

后世的一石是多少,足足四百斤,这才是务实的表现嘛!

李利得知滕氏兄弟所用之强弓均是先秦弓弩之际,心中大喜。

因为先秦弓弩的射程远超汉代,四石强弓的射程可达四百步,而巨型车弩的射程则达到过惊人的七百步;一步就是后世的一米,绝对是远程打击之利器。

据说先秦大军每次攻打敌方坚固城池的时候,必然会先用强弩进行远程打击,持续半个时辰的箭雨射杀。等到攻城之际,敌军早已死伤大半,靠近城墙边的民宅和牲畜等,几乎无一幸免,全被钉死在家中或泥地上。

大秦兵威之盛,古今罕见。

自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国对强弓、劲弩等杀伤性利器的管控力度极大,就连寻常的短刀、匕首等兵器都在管制范围内,刑罚苛刻,律法森严。

因此大秦覆灭之后,随着楚汉争霸的连年大战,秦国留下的强弓劲弩损失一具便少一具,逐渐湮灭在战火之中,也没有留下任何制作秘法。

时隔四百年之后,李利还能亲眼见识一番先秦强弓,心中惊喜莫名。

当即,李利向滕氏兄弟和李玄询问如何训练这种弓弩兵,得到的答案却是让他那颗激动的心瞬间哇凉哇凉的,有种空欢喜一场的感觉。

原来先秦的强弓射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而是需要数年甚至十余年的日积月累才能训练而成。并且,对于弓弩手的身高、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有硬性要求,缺一不可,训练极为刻苦,需要过人的毅力和身体恢复能力。

此外,大秦强弩还有一个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半个时辰之中,一个训练有成的弓弩手只能射出五箭,也就是所谓的五轮射。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弓弩手本身造成伤害,也不会失去战斗力。否则,弓弩手就会因为过度耗力而受伤,也就是所谓的肌肉拉伤,从而丧失战斗力,战后需要很长一段肌肉恢复时间。

相比之下,大秦强弩虽然杀伤力巨大,但弊病也同样明显,远比如汉代弓弩轻便、易操控。

一番比较之后,李利对先秦的长弓有些失望,弊大于利,如同鸡肋。

但是,他对先秦的巨型车弩和床弩等利器,却是如获至宝,十分看重。

这些守城和攻城之利器,滕氏兄弟和桃花村青壮恰好就会制作,这是桃花村先祖世代传下来的秘技。

李利随即将三十几个桃花村青壮集中保护起来,待他在武威郡站稳脚跟,这些身怀绝技之人就会派上用场。

·················

两天后,李利率领两千五百铁骑正式进入姑臧境内,在姑臧城外十里坡扎下营寨。

从昨天开始,斥候便先后发现大量姑臧城的细作,并与之正面厮杀过三次。

时至今日,城中的李堪和程银二人必然已经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早就磨刀霍霍地等待着李利大军的到来。

李利对此并不在意。

此番他之所以只带两三千轻骑而来,就是为了避免李堪、程银二贼率众据城死守,不敢出城交战。如果真是那样的话,战事必将迁延日久,徒增变数。

故此,一天前,李利军行进之中就不再刻意隐藏行迹,将麾下人马数量毫不掩饰的摆在程、李二贼的视线中,让他们轻视这点兵马,然后信心满满地出城一战。

两千五百名铁骑,在中原州郡或许算得上是一股不小的骑兵数目。

但是,对于程、李二贼而言,却还不够看。

因为此二贼手中各自拥有五千余步骑,加在一起就有上万名兵马,除去守城的四千余步卒之外,他们手中单单是战骑就有六千之众。故此,他们绝对不会避战,否则,还有何颜面留在武威郡一带厮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