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九龙杯(2 / 2)

加入书签

“这的确够让人羡慕的。”

周游看着这只精致的清朝瓷杯,觉和家的底蕴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程飞虎问:“看出什么了吗?”

周游点头回道:“很完美的杯子,不愧是帝王的象征。只可惜这还不是真正的九龙杯,准确来说帝王九龙杯的仿造品。”

九龙杯,整个杯体由九条龙装饰,一条龙头部伸到杯底,尾部伸出杯口并弯曲为杯把,另外八条龙组成四对,每对一条头朝上,一条头朝下,头朝上的四条龙头伸到杯口内呈喝水状,当杯体内装满液体时,通过杯体内的倒u形管,并由头朝下的四条龙口中喷出。

在历史上,九龙杯是帝王的专用品,是在宴席上用作酒杯和茶杯,可以助酒兴,增加活跃气氛,给向臣子显示帝王荣耀的器具。另外,它是一种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特殊工艺品。

程飞虎说道:“我也听说这是清朝某位皇帝仿制朱元璋的九龙杯而来的,一样价值连城。”

周游说:“朱元璋的九龙杯全名叫九龙公道杯。”

程飞虎纳闷着问道:“怎么杯子也跟公道拉扯上关系了?”

周游得意地解释道:“九龙杯的典故有明确的流传,稍微找一下就能挖掘出来,我也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了。”

顿了一下,周游就开始讲故事:“朱元璋得到九龙杯后,便经常使用这种珍品盛酒宴请文武大臣。在一次宴会上,洪武皇帝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平时喜欢直言不讳进谏忠言的大臣则将酒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点酒未喝,御酒全部从九龙杯的底部漏光了,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皇帝对此甚是不解,究其原因,方知此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为了谨记九龙杯的公道,洪武皇帝便把九龙杯命名为九龙公道杯。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九龙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程飞虎听得不住点头,说道:“以前总是听说九龙杯的诸多故事,比如6o 年代初期我们的周总理将被偷的九龙杯巧妙拿回来的故事,比如电影里所讲的九龙杯关系到一个神秘宝藏的故事,原来在真实世界里还有这么多的历史背景。难怪连仿制品也价值两千多万,难怪连和家也把仿制品引为至宝。”

程飞虎随后问道:“既然是拍卖,自然是价高者得。怎么样,小游是否有兴致将它拿下来,充实自己的博物馆呢?”

周游却回道:“如果是真的,我或许还会出手;哪怕是后来康熙皇帝命人特制的九龙玉杯,我也会毅然出手。可是眼前这只是仿制品,那我就没多大的兴致了,毕竟明远博物馆并不缺镇馆之宝。”

程飞虎想想也是,也就没继续说。

周游却感叹道:“和家倒是气魄,随意一个慈善晚宴就出这样的气力,若是每年多来几次,和家能承受得住才是怪事”

程飞虎说:“这一次关键是霍家,换做是其他人,和家能拿出百万的东西就算是给面子的了。最关键的是,这个慈善晚宴的组织者里有和家的一份,他们能确保自己所得到的慈善资金能用在最实际处,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的慷慨。”

“原来如此。”

周游继续点头。

而此时仿制的九龙杯也以将近三千万的离谱高价成功拍了出去,引得全场的热烈掌声。当然的,周游和程飞虎也都给予了掌声,毕竟大家的价格越高,受益的人就越多,越实际。

“请大家看第二件拍卖品。”

著名节目主持人以煽情的语调渲染道:“诸位尊敬的慈善家,下边这件艺术品是由米家提供的,它不仅代表着米家的一片心意,也隐藏着一个极端感人的故事。”

大家的心神不仅被吸引了过去。

著名节目主持人讲起故事来:“在百年前的某一天,一群不愿当帝国奴隶的有志之士在国外的华侨手里募集到一笔雄厚的救国资金,准备带回国投资实业,以经济救国。可当时的社会过于黑暗,他们很多的投资不是被官员贪污,就是被军阀巧取豪夺,数年下来,居然无一成事,最后那笔救国资金只剩一只因过于昂贵而卖不出去的玉玺而已。”

说到这里,著名节目主持人居然吟呜了起来。

大家也被气氛所感染。

著名节目主持人又说道:“饶是如此,最后的玉玺也被一位反动军阀看上了,打算抢夺。为了保护最后的一丝希望,这群爱国志士奋起反抗,在牺牲剩最后一人之时最终成功逃到了港岛,秘密卖给一位爱国富商。而这位爱国富商在临终之前,将这只玉玺还给了最后那位爱国志士的子孙。”

哗!

全场一片哗然。

在场不少人都知道米家的历史不短,不想竟然有如此艰辛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