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战争威胁(2 / 2)

加入书签

“飞燕王……殿下,都是一家人,不要动不动喊打喊杀的。”

“你我双方开打,消耗是咱们中原王朝的气运和财力、民力。”

“岂不是白白便宜外人?”

司马飞燕故意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表情。

她摊摊小手。

“喂喂,二位!”

“你们要搞清楚。”

“是朝廷大军先打我的,差点让本王的北伐大业功亏一篑好吧?”

“他都不怕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本王怕什么?”

“这世上,哪有光挨打不还手的道理?”

司马锐面色发苦。

他还真怕两国打起来。

要论在场的所有人,谁有他对明廷了解?

两年多前,这丫头就靠着缴获的战马武装起二三十万具甲骑兵,悍然过江征战河东。

辽皇耶律阿保的草原铁骑有那么好欺负?

他司马锐的兵马又不是没有正面打过。

当初,他连一支偏师——辽国东路军都没吃下。

最后,还不是让耶律正蒙带着精锐退到了封丘城外?

可偏偏,杨辰率军过江,一路追着辽皇的主力打。

光复河东,夺武州,攻大同。

去年,明廷不但收复了幽云十六州,还把辽国上京临潢府都占了。

今年更不得了,几十万大军出关,一举攻占辽国全境。

诺大的一个帝国,已经烟消云散了。

司马锐敢出兵河东,还不是想捡个漏?

趁着明廷后方空虚,拖拖后腿,顺便占点便宜?

谁知道?

辽皇耶律阿保的残余人马占据了地利人和,依然干不过强大的明军?

大晋军不是不能打仗,苗人龙的指挥也没问题。

唯一的错误,就是君臣二人小看了明军的战斗力。

人家的留守兵力确实不多。

第四军兼顾着安定地方之责,出动了仅仅七万余人,就把两倍的大晋水陆大军留下了。

如果明军的每支部队,都跟河东军的战力差不多。

那大晋还折腾个屁啊?

司马铭可以确定的,就是明廷占据了辽国的广袤疆土,战马肯定是要多少有多少,还能优中选优。

兵甲制造本就是明廷的强项。

时间过了两年多些。

搞不好,过百万明军如今都是具甲铁骑了。

他们甚至连步军都没必要养。

什么?

你说一匹战马相当于养五个步卒,明军养不起?

开什么玩笑?

司马飞燕需要如大晋这般饲养战马么?

河东,河北,甚至大同路,幽州路,辽东路多的是马场。

驻军的战马,大半年时间都可以放养好吧?

更别说那些驻军草原和外东北的军队了。

没错,冬季大雪盈野,战马必须喂精料,才能保证不掉膘。

韩中富曾经给司马锐算过一笔账。

寇确是个大能人,他经营河东已经两年了。

秋冬两季,等于丰收了四茬庄稼。

河北路打下来的时间也不短了。

这两个产量大区,偏偏人口还下降了很多。

没年富裕的粮食,不管是麦子还是粗粮,两千万担都打不住。

更别说,幽云十六州和辽东,三韩之地,一样也有些剩余。

所以,明廷才敢放开了接收难民,好像根本没多少负担似的。

司马锐不知道把几百万子民放到江北去,等于割肉饲鹰么?

但他有什么办法?

放走,或许能消耗掉明廷那些存粮,让司马飞燕不敢轻举妄动。

不放?

大晋根本养不起啊!

要是真的饿殍遍野,流民四起,大晋早就开始打内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