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胜利班师(2 / 2)

加入书签

“有资格享受后人的四时祭拜!”

众人毫无异议,当即安排人动手做碑。

海船也靠岸了,幸存的人继续上船。

耶律奉苦笑道。

“老臣估计,明军一定会在庙街驻守。”

“苦兀岛,免不得有高手来去。”

“几年之内,咱们很难回来了。”

耶律哲也望着天上一轮红日,忽然自信起来。

“各位,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们当前的目标,就是找到一块安全的栖息之地。”

“谁能保证?”

“明军的水师就不来找麻烦了?”

“所以,我们要绕开倭国大岛北部,去更远的南部繁衍生息。”

辽国太子的妙计得到了上下一致拥护。

他们凭着三、四万水陆军,十几万逃难族人,居然在倭国四岛称王称霸,欺负了一众小矮子几百年。

这是后话,自是不提。

杨辰没在庙街久留。

十天后,魏无涯率领新一军赶到外东北地区。

他本人立刻转任第一军军长,着手安排东部海岸线的防御。

罗成率领新一军、新二军返回辽国东京。

也就是被杨辰重新赐名的辽阳府。

一路上,罗成要彻底整编两支部队,留下十万陆军,剩下的将送往营州,编入海军。

自此,新二军番号取消。

海军分成了第一、第二两个军。

当然,刘志率领的第一军才是真正的海军。

周铿的第二军只负责内河,称之为水军更合适。

辽军残余原本就没往北方冻土跑,各路追击大军顶多杀些山林土著而已。

杨辰自庙街直线向西,一路敦促各部胜利撤军。

目前,辽东平原之北,只有黄龙府和长春府开发的还算可以。

大兴安岭西侧的室韦城,长白山附近的扶余城,以及黑水上游的宁安(曾经的渤海国都城),还比不上关内的县城呢!

因此,驻军就不需要太多了。

庙街到三韩一带,归魏无涯的第一军驻守。

辽阳、长春和黄龙府,由程义云的第九军驻守。

临潢府以北的大草原,依然交给冯远山的第三军。

岳正风第十军驻军幽州路。

韩忠八军调防大同路,协防雁门关。

由此,江河的第二军,就可以全部调往东胜到镇州一线。

第六军周强部原本全军就在燕然城杭爱山一线,此次不做变动。

第七军撤回怀州、丹水寨一线布防。

从杨辰的安排来看。

第一、第九军驻扎辽东,三韩和外东北,属于三年几乎不动弹的边军。

第三、第八、第十军都可以随时增援第二、第六军。

第五军驻扎大名府,第四军还是负责河东地区。

整个黄江防线就压了三个军而已。

曾蕊的内卫军一半儿在飞燕城和京南五县。

一半在邯郸和凤凰城扼守明廷,基本不会参与外战。

布局北重南轻。

明军下一步的战略,到底针对谁?

显而易见!

八月底,杨辰回到临潢府,各军渐渐调拨到位。

九月中旬,一帮明廷高层随第七军南下,回归邯郸城。

军政部长的职务甩锅给秦武了。

杨辰就挂着个明王的尊爵,无官一身轻。

他马不停蹄地赶往武安凤凰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