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南归(2 / 2)

加入书签

司马飞燕手里不缺钱,肯定一直在储粮。

这块自己打下来的地盘,谁愿意放手?

黎明时分,杨辰孤身一人上了路。

他这回把谢安琪和罗澜儿、黄蕊几个丫头全都留下来。

似乎,杨辰已经把凤凰山当家了。

然而,黄江之南,依然有他割舍不掉的人和情分。

至少,东山那处灵泉洞天,他就得时不时回去看一看。

上次在太原炼丹,邱家拿出不少珍藏的年份药材。

其实,杨辰还凑够了两份极品补元丹的辅药。

黎子木没事儿就在太行山里转悠,还真让他弄到一些沉香木炭。

于是,杨辰打算把那八百多年的地灵菇和蓝凌草用了。

没有催熟之法,他可没有耐心再等上百多年。

带着三匹宝马良驹日夜赶路。

杨辰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到达绛州城。

这里是第七军的驻地。

去太原陆军军官学堂培训的各级军将陆续回归。

混编后的第七军操练日益成熟,无论是队列还是各单位战术,都已经跟老部队相差无几了。

军长邱若枫陪着杨辰视察了一圈,拍着胸膛保证道。

“长史大人,战马和具甲已经到位。”

“下个月,我部出动六万精锐,绝不会拉稀摆带。”

杨辰颔首道。

“还不错!”

“你部原本就有骑射训练,兄弟们适应很快。”

“确实可以拉上战场了。”

“不过,仅仅留下第二十七师,和你妹妹的第二十五师。”

“江防是不是单薄了些?”

邱若枫自信地道。

“放心吧大人!”

“虽说具甲都紧着骑兵装备了。”

“可一个月后,留守部队至少人人都有步人甲在身,复合弩等武器也不缺。”

“王府军要是敢渡江挑事。”

“他们得准备三五倍的兵力再说。”

“十几万大军调动,突袭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太原到绛州的水泥大道也贯通了,第四军的骑兵只要大半天就能赶到。”

这倒是!

杨辰不觉得司马锐敢随意挑衅。

邱家军已经整编入明军了。

虽说并没有公开,好歹明面上人家也曾有二十几万人马。

王府军要打着过江剿匪的幌子,得派多少人来?

马毅刚的第四军足有八万人,水、陆皆可来援。

如此众多的铁甲步骑,可不是盘踞洛阳城的叛军可比的。

入冬前,整个河东就光复了。

寇确和秦丽婉配合无间,分田分地大搞水利建设。

这时代的河东,本就是中原屈指可数的产粮区。

超过三千万亩良田,一分不少的都种上了麦子。

哪怕小麦的平均亩产,还不到一担。

总数加起来,也很喜人。

杨辰这一路走来,望着绿油油,长势良好的青苗,他心里都乐开了花。

河东,也就是山西,历朝历代都堪称王霸之基,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要经营好了,明军就再也不需要为粮食发愁。

因此,守住基本盘是必须的!

“若枫兄,一切,还得小心些。”

“趁着这个月还有时间。”

“你部联合第五军,多组织几次攻防演练。”

“让上上下下都熟悉熟悉。”

“防患于未然嘛!”

邱若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遵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