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扩编计划(2 / 2)

加入书签

“江河,你的第二军负责镇守麟州,丰州、府谷一带。”

“马毅刚的第四军,负责雁门、繁峙一带的长城边关。”

“如此,整个河东北部。”

“驻军将高达十五万人马。”

“本官的要求,不是死守,你们还得有本事冲出去打草谷。”

周强和江河原以为驻守边关,就无法参与收复河北路的大战了。

这下可好。

杨辰一句话,等于给他们放开了口子。

只要你有本事。

在保证边关不失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出战。

怎么打?

打哪里?

何时打?

全由他们几个主官一言而决。

这自由度,也是没谁了!

一帮人兴奋得难以自持。

不过,还得先夯实基础,把兵练好了再说。

如今,武州和雁门关还没拿到手呢!

杨辰继续道。

“另外,我军要改名了!”

“自今日起,不叫日月新军。”

“改称明军!”

一直看戏的黎子木噗嗤一口,满嘴的茶水都喷了。

“咳咳咳……明军?”

“我们……我们明教的军队?”

杨辰笑骂道。

“想得美!”

“这跟你明教一根毛的关系都没有。”

“日月为明嘛,这是本官早就想好的。”

“那时候,你明教的支援还不知在哪儿呢?”

“另外,明军不比日月新军四个字简洁好记么?”

一帮将官却不这样想。

这时代,只有朝廷的经制军队才会简略到两个字。

比如周军、晋军、辽军什么的。

当然,大理军、回鹘军排除。

他们的国号就取得不伦不类。

大晋内部的各军名号,一般是三个字。

比如永兴军,延绥军,宁化军等等。

长史大人这么一改,是不是就意味着?

咱们日月……啊不对,咱们明军其志不小呢?

嗯嗯,很是期待啊!

计议已定。

折远智先派出人马,去深山里把那两万多百姓接出来。伤兵也安顿在荷叶坪。

那里是岢岚关旧址。

整修一下,暂时驻扎几千人没问题。

当然,后方已经光复了。

不少老百姓肯定要回去的。

现在,补给不缺,天气也不算太冷。

一帮军属再也不缺吃喝了。

先在岢岚关城待一段时间,修养修养。

等神池收复,这些军属肯定要跟十六师走的。

杨辰是后世来人。

他要防患于未然。

他不会让一支军队如过去一样,在每个边城呆一辈子。

顶多三五年,就得互相调防。

军中早有规定,大部分官兵,五年后退役。

所以,哪怕他们在当地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也没什么。

退役后,再回老家就是了。

他还巴不得这些地方,退役老兵的比例高一些呢。

毕竟是新收复的地盘,内部总有隐患在。

老兵退役了,也是自己人。

他们照样会替杨辰盯着地方的。

再说了,退役后的老兵,岂是平头老百姓一个?

基层还不得被他们牢牢控制住?

一直忙碌到第二天中午。

大军才继续开拔。

后面的路程,辽军早都走远了,自然顺畅无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