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 办义学的初设想(2 / 2)

加入书签

其实,小小几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分分合合,倒是真的很淡定了。况且。她还有新的事情要操心,家中亦非没有丝毫人气,起码还有鬟儿和姚氏兄弟陪着呀。待七日之后,江云和青儿完成回门礼,重回农场工作,她便要开始实行自己新的计划了。

如今,农场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部走上正轨,到十一月中旬,渔场也该收获了。到目前为止,鸡场,猪场的产量,都仅仅只能勉强维持县城三大酒楼的供给。新增加的幼苗,起码还要三四个月才能长成。只有渔场供大于求,所以待渔场收获之后,恐怕还得联系一些临时的买家才行。

农场的工作有江云和青儿操持,她已经极少过问了。如今小小的重心,是尽快将御赐的十顷土地圈进农场的范围。前段时间因为青儿的婚事,此时暂时搁置了。如今婚事也忙完了,夫君亦已经重回宫中。自己无所事事,正好完成这些事情。

待明日娘亲和钦弟走后,便到农场后面的林子和山地转一转看一看。反正李世民的封赏是允许自己随意扩展,也就是在农场周围,自己看上了哪一片,就可以随意占住那一片,还是有相当的自主权的。

此外,如今在这华阴县内,女菩萨的名声甚是响亮。农场面临危机时,也多亏周围的乡邻挺身相助。因此,小小一直想做些事情,回报这些纯朴热心的乡邻。想来想去,都想不到一个好的法子。修桥补路吧,义父任华阴县令时,便甚是注重民生,各村镇之间的道路桥梁都极少出现损毁;搭棚施粥吧,这贞观年间,民富物丰,流民几近绝迹。估计把粥棚子搭建起来也是门可罗雀。

最终,在夫君返乡之后,小小受其启发,才想到一个不需要多少成本,却又能实实在在惠及乡邻的法子:办义学!

小小了解过,这个时代,上学是件极为高昂奢侈的事。一般的农家子弟,能念完私塾,会写自己的名字便不错了,因为交不起官学那高昂的束脩费用。真正能上得起官学,参加科考出人投地的,大多是官宦子弟或者地主阶层的子侄。便是夫君志轩,入学启蒙之时,公公亦是身为一府之尊,若非如此,恐怕夫君此时也和江云江枫一样,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民!

有了办义学的想法之后,小小曾经细细谋划过。农场如今每个月的盈利大约是四百到五百两之间。若是把义学办起来,以收八十名学子,请两名教习来算。每月连带教习的月俸和学子们的生活开支,最多亦不过五六十两银子,完全能够承担得起。至于教授的内容,除了这个时代的传统内容之外,小小还打算从中挑选有潜力有兴趣的学子,亲自教导他们数学,几何等算术科目。

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从农场建立到现在,青儿所制作的所有账本,全是以大写的中文来统计,每每看得小小头昏脑胀,还难以计算清楚。因此,她想将这个时代还没有的阿拉伯数字,以及后世先进的计算统计方法引进来,教给这些启蒙的孩子。此时,她万万想不到,这个方法,竟然在贞观末年引发了一次数学**,大大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办事效率!

至于义学的所在地,小小打算就将其建在农场之内。这种规模的义学,根本占不了多大地方。而农场的规模,对小小这个来自现代的人来说,的确已经大得有些离谱了。想想吧,十四顷土地,换成后世所熟知的平方计算,那就是近一百万平方米。

李夫人">见女儿想问题想得出了神,连连出声询问道:

“闺女,你又在考虑何事?如此出神?”。

小小这才从思虑中回过神来,向娘亲浅浅一笑:

“娘亲,女儿在想办义学之事!”

“办义学?”李夫人">甚是惊奇的反问道:“为何突然有了这样的想法?”

“娘亲,如今志轩远在京师,农场亦已经渐渐步入正轨。女儿若不找些事情忙碌,每日里岂不甚是无趣么?前番吴思远谋夺农场,多亏了乡亲乡邻回护,女儿心中甚是感激。加之此次,夫君从宫中返乡,荣宠无边。因此,女儿便动了心思,想办个义学,让这些乡邻的子女免费入学,让他们也有机会参加科考,光宗耀祖!”

李夫人">闻言沉吟了一番,接着有些忧心的提醒道:

“闺女,这办义学,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若你爹爹知道,定然会大为赞赏的。不过,这办义学,可要花费不少银子,以你和志轩如今的境况,能承受得了么?”

小小正要答话,鬟儿却已经端着饭菜过来招呼母女俩用晚饭了。小小便先请娘亲入席,在席间一边用饭,一边解说道:

“娘亲还不知道吧,如今农场的盈利已经非常可观。每月光是纯利便能达到四百贯左右,足以支撑每月开支不过五六十两的义学了!”

李夫人">略略有些惊讶:“这么快便有这么高的盈利么?”

小小有些得意的点点头,娇笑着答道:“呵呵,娘亲没想到吧?少字”

李夫人">亦由衷的笑出声来:“为娘的确不曾想到,你这农场,这么快便能盈利如此之丰!如此说来,你办义学倒是毫无问题了。只是,义学的教习,你有好的人选了么?”

小小摇摇头:“呵呵,娘亲倒是比女儿还急切,如今连义学的学堂都还不曾建起来,哪儿能那么快便考虑到教习之事!”

李夫人">闻言笑道:“倒是为娘心急了,呵呵,闺女,若是届时没有合适的教习,可让你爹爹想办法为你物色一二。虽是义学,可也不能误了人家子弟,定要择两位德艺双馨的教习才好!”

小小颔首赞同:“女儿亦正有此意,最迟到下月末,女儿便能把学堂建起来。届时,便请爹爹帮忙,替女儿物色两位好教习!”

犯了错误,一直闷头拔饭不敢吭声的李钦,此时终于忍不住插了一句嘴:“母亲,小小姐">,这教习,可以算……我一个么?”

李夫人">和小小白了他一眼,异口同声的答道:“算你一个,教人家醺酒么……”?

第一零七章办义学的初设想,到网址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