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北庭惊警(2 / 2)

加入书签

这时慕容春华手头只有七千骑兵,连同步兵不到一万,眼见敌军势大,他召集在当地放牧的部落,且在乌宰河东面设置了五个营砦,自己收拢兵马入城,固守待援。

消息传到小金山,杨易大惊之下,在接到消息的当晚彻夜不眠。他如今与耶律朔古僵持,虽然兵力不如对方,但占据了地利,若有慕容春华在后提供支援,再耗下去也不怕,但如果阿尔斯兰从西面掩来,慕容春华只怕就自顾不暇了,万一北轮台城危急,自己腹背受敌形势便大大不妙了。

丁寒山听他言语中似有退却之意,却建议继续固守下去,道:“就算北轮台城危急,以我们现有的物资仍然可以固守小金山,只要耗到冬季,耶律朔古就非退不可。”

慕容旸道:“那又不然,小金山既非天险,又非要塞,更不是长城,我们其实并不能拦住所有契丹军队越我们而西,只是我们刚好守在七寸上,让他们的补给没法过去,耶律朔古就算派出骑兵冲过去,冲出没多远仍然得回来。但现在回纥从西面开来,副都督的骑兵又不足以野战取胜,若他们将北轮台城围拢,然后派遣偏师继续向东接应上契丹人,那小金山就会变成万丈洪涛中的一个孤岛,战略上的意义大削了。”

丁寒山道:“你是说,回纥人会勾结契丹?”

慕容旸道:“我确实这样担心。”

“不!不是担心。”杨易道:“这几乎已经是可以料定的了!这几个月与耶律朔古对峙,我发现他用兵稳健,却又不急不躁,似乎总在等什么,又有斥候在北面发现有轻骑偷过的痕迹,我就已经怀疑岭西与漠北之间有勾结,结果现在阿尔斯兰果然大肆东侵。两家夹攻之势已经相当明显了。”

杨易望着漠北的方向,道:“契丹不走,回纥又来,这已经不是局部战了,而是倾国大战,我天策军便是全体兵力都加起来也未必能够取胜,更别说靠我一军之力了。我们以一军之力,抗拒契丹或者岭西回纥都还有可能,同时两面作战就非败不可。双方东西夹攻,这已经不是我当前的兵力所能应付的了。小金山是争全胜的所在,实在不行可以暂弃,北轮台城却是北庭生死所在,绝对不容有失。失了小金山,北轮台城仍有机会保住,但如果北轮台城被围,那时小金山岂能独存?”

他的视野,却比麾下诸将看得更广,不止局限于北庭的战争,更放眼到整个世界的政局:“契丹与岭西回纥,他们内部一定都出了什么变化!以当前的局势,要保住北庭的完整已不可能,我们当下要做的事情有二:其一是尽量拖延,让凉州有时间反应;其二是守住天山北麓通往天山南麓的路口,确保丝路的安全;其三就是要让援军北上时在山北有个落脚点,易于重新展开反攻——而这个落脚点,就是北轮台城!至于北庭……”他顿了顿,道:“倾国争持中一时之胜败、数百里之得失都不算什么。”

慕容旸、杨涿等都听得点头,刘黑虎道:“若是这样,那就得让天山北麓的牧民赶紧南撤往高昌、伊州了。”

杨易道:“虽然这样做会打击北迁牧民的士气,但也不得不如此了。”

杨涿忽然道:“哥哥,能不能拖上一两个月?”

“拖上一两个月?”

“是的,”杨涿道:“如今已快入秋,正是山北青草长势最旺之时,若是能再拖一两个月,我们治下的牧民,不就有时间将草收割起来了么?还有,我听说以前北庭回纥也是春末往北庭来避暑放羊,秋末往高昌去避寒过冬,一两个月后就接近中秋了,那时候我们再召集牧民南下过冬,不就顺理成章了么?这样也不会打击士气了。”

杨易沉吟着,道:“就怕当断不断,误了全身而退的良机。”

丁寒山却道:“不,我觉得杨都尉的建议可行。回纥与契丹就算勾结,他们的通信也必然极其不便,消息往还要迂回千里,等耶律朔古确定回纥已经东侵要响应应该还需要一段时间,若到时我们再加以抵挡,一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至于北轮台城,末将以为其城虽小,却颇为坚固,之前慕容秋华曾将一张增筑略图递送给我,我见了深为赞叹,他又附来信件说龙泉关的许多防守器械已经运到,所以我以为副都督兵力虽然不多,但应该可以守住。如今河西大援未到就主动后撤,虽然聚力防守北轮台城会稳妥得多,但也未免太过消极。不如将军且再忍一忍,扛住契丹,我去后方发动民夫,在小金山以西五百里相地形沿线修筑堡砦,将来就算退却也可步步为营。这样又可以争取多一点时间。”

杨易沉吟道:“现在才修筑堡垒,来得及么!”

丁寒山道:“去年副都督一把火将北庭境内烧得几乎干净,但咸泉、临沙、瀚海这三个地方却还剩下些地基,我们为了一路运粮过来,已经在这三个地方立了寨,我再去发动两万牧民立木赶修,一个月内当可把三座砦子立起来,虽然成就不了金城汤池,但缓急之际也能阻碍敌人的进军。”

杨易道:“好,你去办吧。”沉吟片刻,道:“既然有意缓退,那便以攻为守,扰敌视听!”

正如慕容旸所说,小金山并非天险,只是依山立寨,而且此处又不像葱岭,葱岭上的托云关那真是方圆千里一条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小金山却是山峦间着戈壁,戈壁间着沙漠,要绕过去不易却也不是不能,所以杨易守小金山一直都是有守有攻,他以陌刀战斧阵配合弓弩剿杀企图近侵之敌骑,又以骑兵突杀企图绕道的敌军,这几个月里耶律朔古用兵虽然稳健,却不是不作为,实在是杨易将步骑弩的配合用至令他叹为观止,若非如此,单凭小金山的地理位置是不足以抵消契丹方面的兵力优势的。

杨易将前线军情拟成文书,一封给凉州求援,一封给宁远,要求郭洛火速北进以分北庭之势。而他自己却亲率三千骑兵,连夜奔至小金山东南八十余里处一座契丹军营,这里驻扎着六七千契丹兵马,杨易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打探过这里,这时却趁机拿它来开刀!

当晚凌晨时分,契丹军睡得正酣,忽然守夜者高呼鸣号角,大叫有人夜袭!

数千漠北精兵惊得跳起,因唐军已经很久没有主动攻击契丹军营,许多兵将就没有枕戈待旦,黑夜之中不免稍微慌乱,北角一处已被唐骑突破,数百骑冲了进来,见人就杀,见草就点,本营主将未及披甲就出营指挥作战,这一部契丹军久经沙场,竟有处变不惊的能耐!主将指挥若定,六千人分出三分之一防守各处,分出三分之一渐渐向缺口围拢,要断唐军后路,其余人则向侵入军营者挤去。

杨涿杀入阵内,眼看后路渐封,望见中军一处大帐前火光通明,一员大将赤着上身大声指挥,他一咬牙冲了过去,胯下汗血宝马凌空飞起越过数人,直奔那员大将,契丹主将的副官惊呼:“保护将军!”横过来挡住,被杨涿一枪刺死,那主将却已经趁机躲到后面去了。

杨涿知如此突袭可一不可再,一拍汗血宝马,趁着围拢未定硬冲了出去,杨易在外间横槊为他断后,有契丹兵冲了出去要追,望见他的长槊都吃了一惊:“是天策军的鹰扬上将!”一时竟不敢过分逼近。

杨易冷笑一声,手一招,在曙色中引兵缓缓退去。

此战契丹人被烧了十几座帐篷,死了百余人,伤了数百口,算不得大败,只是被唐军反攻失利,不免士气稍挫。

耶律朔古在中军大帐接到消息,连连皱眉,哼道:“阿尔斯兰这老小儿,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来!”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