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最高通过记录(1 / 2)

加入书签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控制台上所有人脸色都不好看,虽然杨宁说继续通关,但大家都知道这迷宫的难度性。

现在世界上最难的迷宫是蜂巢迷宫,所谓的蜂巢迷宫就是一个六边形迷宫,人类的习惯是90°转向,但60°转向的时候,转几圈就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了,这也是方向迷失的重要因素。

蜂巢迷宫的出现,最早是模仿蜂巢都创建,但后期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脑细胞与蜂巢迷宫的构架特别相似。

在记忆学领域,有一种方法叫做迷宫式记忆,也叫记忆宫殿,就是让潜意识打开脑袋细胞的每一处角落,这种记忆方法能让记忆高手在短时间记忆很多东西。

当然这也是采用了走蜂巢迷宫的思维方式,因为六扇门每打开一扇,就能通往另一扇,这也对记忆很有帮助。

但蜂巢迷宫则不然,蜂巢迷宫指的是六面六边只被打开几扇门,有的全不打开,有的打开通道,期间还陷阱,能正常通过蜂巢迷宫的普通都人,在世界上都沒有几个。

但话说回來,这个用作测试的迷宫,他不仅仅是蜂巢迷宫的构架,之前之所以说他难,那是因为这个迷宫还夹杂了华夏八卦迷宫图,利用了很多古代迷宫石阵的设计來加大了这个迷宫的难度。

这么说,张少华在闯了无数次之后,每次都在最后一关浪费很长时间最终放弃,之后回去研究很长时间,一次次是一次次磨练张少华才拥有最快闯关记录。

但杨宁进入迷宫,这是历史第一次,其次杨宁失明了,怎么说呢,平常人就连这些异能者进入这个迷宫睁着眼睛都走不出去,杨宁在失明的状态下,这难道可不是增加几倍那么简单。

杨宁身在场地中,双眼看不见,也不动,站在原地开始回忆,他进來时的路线,每走几步遇见一个拐角,奇怪的是拐角并不是90°。

这点杨宁早就想到了,接着在脑海中复原了一下地形,每一个角落,都清晰的在杨宁大脑中程呈现。

杨宁有了想法后,在迷宫中拍了一下手,“啪”清脆的声音传了很远,杨宁侧耳仔细聆听,隐隐的杨宁似乎确定了方向,再拍一次手确定一下方向。

监控室内的两位教授看见这一幕顿时惊呆了,“天哪,杨宁竟然在……”

“听声变位。”

“真的假的!”石大力不信的问了一句,所有人给了他一个滚开的眼神。

古教授解释说道:

“按照理论,这是可行的,在生物学里,海豚的大脑是凭借声呐來确定方位,声波的传送让它们可以随意遨游。”

“蝙蝠的声呐系统不如海豚,但蝙蝠的听觉系统非常灵敏,你们也知道雷达,就是根据这两种动物的特性而发明的。”

“现在杨宁在用声呐和听觉來寻找方位,当声音传出去,这是一种扩散传播,视觉只能看见眼前的事物,但被阻挡就看不见了,不过声音可以穿透很远,只要听觉能力超强,杨宁脑海中就能产生方位地形图。”

“看杨宁动了…”郑教授紧张的说道。

张少华侧快速的翻找书架,找到一张手绘地图拿出來,铺在桌子上观察一下说道:

“现在杨宁在这里,他正在往这个方向走,沒错,方向是正确的…”

听见张少华肯定的话语,所有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只见监控视频中,杨宁走着走着站住了脚步,他虽然看不见,但用拍手的声音來辨别方向,这个方法的确有用。

声音回荡,在杨宁大脑中呈现一副附近区域的地图,继续走动,拐过一个拐角,任何困扰迷宫都沒有影响杨宁的前进,仿佛杨宁早就知道出口在哪一般。

走了有一会时间,杨宁沒有再停下,他一边走一边打着响指,虽然声音不但,但是回身能告诉杨宁每个地方的转角,什么地方是死胡同。

当遇见困扰迷惑地形的时候,杨宁就伸手多大几个响指,当确定最终走向深处是死胡同的时候,杨宁就会放弃这条路。

结果就这样,杨宁一路无风无阻的走了很久,穿过中央区域,距离出口也只有3分之1的距离。

张少华紧张的拿起表看了看,距离最快纪录还有40分钟,这个时间留给杨宁是绰绰有余,看來他的这个记录被是早晚的事情。

张少华放松的笑了起來,对着石大力勾了勾手指,“钱,拿出來赶紧的。”

石大力不情不愿的拿出刚刚放在兜里的百元大钞,一脸不高兴的说道:

“他这不还沒结束的那么,别忘了最后一段路才是这迷宫恐怖的地方。”

石大力说的一点沒错,在场所有人都知道这迷宫最恐怖的是什么,因为这最后一段路,与前面走过的迷宫几乎一模一样,如果通关者心里产生迷惑,杨宁很有可能会怀疑他走了一圈饶了回來,要是这样可真就麻烦了。

就在众人担心的时候,杨宁真的停住了脚步,他站在路中央,也不打响指也不拍手,安安静静的站着思索着。

此时杨宁真的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原点,毕竟这段路跟他來的路太像了,如果转了一圈又转回去,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站在原地思考了有10分钟,监控室里的所有人紧张的全身都湿透了,一个个能紧张到这种程度,可见杨宁的思考让他们多担心。

10分钟过后,杨宁有了回应,他知道拍手声呐传不了那么远,所以杨宁大喊一声。

声音在迷宫中飘荡,杨宁仿佛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陷阱,毫不犹豫的迈开步子继续前进。

当杨宁回到继续前行的路上,所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笑呵呵的看着通过中的杨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