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内阁震动(1 / 2)

加入书签

readx; 崇祯十一年正月初八,北京,紫禁城。

春节的第一个早朝,在太和殿进行,京城六品以上的官员全部都要参加。

按照大明的规矩,腊月二十到正月二十是春假,官吏可以休沐一个月的时间,不过这项规定主要是针对地方官吏的,京官享受不到这等的待遇,从腊月二十休沐到正月初期,正月初八就开工了,不过虽然已经开始上朝,除非是内阁大臣、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等高官,其余的官吏基本没有多少事情,一直到正月二十以后,才会集中精力办公。

这也预示着正月初八的早朝,形式的成份居多,此次的早朝,主要就是皇上给诸多的文武大臣提醒,告诫众人新的一年要好好做事情等等,早朝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不过崇祯十一年的早朝,因为温体仁的一个建议,引发了震荡。

早朝的时候,皇上尚未开始讲话,温体仁就提出建议,兵部尚书杨嗣昌政绩突出、能力不凡,可进入内阁,承担重任。

内阁首辅举荐内阁大臣,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不过一般的举荐都是在私下里进行的,内阁首辅会找准时机,直接向皇上举荐,在早朝上直接举荐内阁大臣,这还是第一次。

皇上没有回应温体仁的建议,还是按照原来的安排,对文武大臣做出了要求。

皇上的这个态度,迅速引发了诸多文武大臣的议论。

不少人想到了原五省总督卢象升,卢象升是温体仁举荐的人才,接替郑勋睿出任五省总督,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崇祯九年八月上任,十年十二月阵亡,出任五省总督一年多时间,还算是稳定了北方的局势,让流寇的势力没有扩展开来。可惜率领大军赶赴南阳府剿灭流寇的时候,过于自信,结果导致天雄军全军覆没,自己也阵亡了。

卢象升承担了兵败的所有责任。没有能够得到任何的册封。

当时就有人猜测,皇上可能不仅仅是对卢象升不满意,恐怕还对其他有些事情不满意。

到了如今,不少人体味出来其中道理了,原来皇上的确是对内阁首辅温体仁不满意了。

这种传闻迅速展开。温体仁担任内阁首辅六年的时间,可谓是权势赫赫,深得皇上的信任,想想皇上登基以来,前几任的内阁首辅,联合起来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也比不上温体仁,由此可见温体仁的确是有本事的。

可高处不胜寒,内阁首辅权力很大,但也遭遇很多的猜忌。若是不能够很好的领会皇上的意图,不能够很好的让朝政运转,那是要承担完全责任的。

用人方面,是内阁首辅承担责任最多的地方,前任内阁首辅周延儒,就是因为在用人方面的视察,导致了登莱兵变,大明损失惨重,遭遇弹劾之后,周延儒被迫辞去内阁首辅之职。

此次卢象升的阵亡。按照道理来说,也应该是温体仁承担责任了。

于是有人做出了分析,认为温体仁怕是要遭遇到皇上的训斥,要为举荐卢象升的事宜承担责任了。说不定内阁首辅也做不成了。

司礼监。

秉笔太监王承恩以及司礼监太监、提督京营曹化淳正在厢房。

要说起两人的地位,曹化淳原来是远远高于王承恩的,不过皇上登基之后,王承恩的地位迅速提升,十年时间过去,王承恩已经成为太监之中的第一人。曹化淳、高起潜、王德化等司礼监太监,地位都比不上王承恩了。

“这内阁首辅温体仁的事情,还请王公公操心啊。”

“曹公公可不要这样说,咱家也是为了高公公的事宜,和你的目的是一样,哼,温体仁为了能够摆脱责任,将全部的罪责都怪到高公公的身上,甚至想着削弱司礼监的力量,掌控更多的权力,如此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的也太美了。”

曹化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王公公说的是,咱家也派遣了不少人调查,温体仁担任内阁首辅这么多年,结党营私,证据是确凿的,咱家已经掌握了温体仁的所有罪状,正月十五之后,就要承奏给皇上了。”

曹化淳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叠文书,递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接过了文书,随意的翻看了一下,这类的文书他很是熟悉。

其实王承恩早就看不惯温体仁了,作为内阁首辅,温体仁应该是很好的处理与司礼监的关系的,不过温体仁依仗皇上的信任,根本不大在乎司礼监,就是面对他王承恩的时候,也是不咸不淡的,除开公务上面必须的接触,其余就没有什么来晚了。

太监的心理是很敏感的,就算是成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王承恩,同样有自卑的心理,毕竟他不是健全人,温体仁这样的态度,其实就是瞧不起太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