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武圣之刀(2 / 2)

加入书签

虽说关羽投降,不过他还是最终坚守了自己的气节,他表示他留在这里,只是呆在曹操这,并不是降曹,若是等他大哥一有消息,他绝对会再去找他的大哥,曹操当即也表示同意,毕竟曹操就因为此事而敬重关羽的为人。

现在曹操遇到麻烦,关羽报恩的时候,似乎已经快来了,曹操找到关羽向关羽说明情况,关羽听后二话不说站起身来,摸着他的三尺胡须。

“曹公,务虚多言,我关某愿为先锋,替你挡住颜良文丑的兵锋!”

曹操一听这话大喜过望,不过在魏国那边还是有些人,不信关羽就一个人,又是一个投降而来的人,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让关羽上,还不如让许褚典韦二人上,或许胜率要大一些。

虽说很多人都表示了不相信关羽的能力,但是在战场上,当关羽重新骑上战马,拿起他的青龙偃月刀之时,他直接向世人再一次的展现了他的实力。

斩颜良,诛文丑那可以说是轻轻松松的事情,关羽把这两个大将一刀给砍了,可以说赵国那边人全部震惊了,没想到两个威风无限的主帅,竟然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死去,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

当曹操得知这个消息支持,可谓是开怀大笑,毕竟解决了袁绍的两个大将,让他整个人兴奋不已,但是袁绍那边就是有一些愤怒了。

据说当袁绍听到这个消息之时,第一反应是不信,但是战报接二连三的传来,也由不得袁绍不信了,袁绍都是待在原地半晌的时间,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自己的两个大将会死在一个关羽的手中,关羽固然强大,但是为何可以一刀就砍了自己的两个先锋,当然他也不会明白,关羽的爆发力极强,特别是他的前三刀,估计颜良文丑也就是一开始没将关羽放在眼中,所以才会被斩于马下。

赵国的文武百官全部被此次震惊,不过当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袁绍便已经开始向他们咆哮。袁绍咆哮的东西也很简单,那就是为什么会成这样,这不是他袁本初想要的结果啊。

颜良文丑一死,关羽顺势而为。轻而易举的将赵国夺去的城池,重新夺了回来,甚至还打入了赵国的边境,赵国的军队被关羽一触即溃,这才是让颜良文丑最为愤怒的事情。

沮授田丰等谋士看到袁绍怒不可遏的样子,有心想要上去劝两句,才几座城池而以,跟整个赵国相比,算得上什么,如今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胡乱发火,而是想办法挽回军心。

甚至颜良文丑二人以前是赵王的大将,赵王更应该替他们二人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如此一来才符合他们二人的身份,才能重新激起将士的信心。

不过以袁绍的性格,他又怎会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颜良文丑两人固然骁勇,长时间跟随袁绍,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干那又如何,对他袁绍而言,不过是死了两个无关轻重的人而已,他袁绍可是天下之主,怎能因为这一点小事而浪费时间。所以袁绍武直接愤怒的下达了他的第一个命令,那就是纠集全国兵力,他要与曹操决一死战。

沮授田丰等谋士,本海相再劝一劝,因为此刻与魏国翻脸并不是最佳时机,两个都是北方大国,一旦交火那绝对会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只是袁绍确实不管这么多。直接下达了命令,甚至有些会察言观色的臣子,就比如说郭图逢纪等人,看袁绍如此的愤怒,趁机向袁绍说道。

斩杀颜良文丑的是关羽,而关羽的大哥刘备恰逢又在军营处,要不把刘备抓起来问罪。

袁绍一听这话,觉得可以,于是乎命人气势汹汹的把刘备拽了出来,当郭图逢纪来找到刘备之时,刘备还是很担心的,当他见到袁绍面对袁绍的质问之时,刘备却是选择了沉默,半晌之后,刘备突然向袁绍建议道。

“颜良文丑不如我之二弟,不如派我前去将二弟着想,如此一来,赵王必增一大臂力!”

袁绍本想怒气冲冲的杀了刘备,但听刘备这么一说,他反而还觉得有一些道理,于是乎一挥手,准了刘备的请求,直接放刘备出去,招降关羽而来。

不过以袁绍的见识,他不会知道刘备此去,估计就是永久了。

刘备走在路上之时,他的目光开始变得越来越为凛冽,此刻在他的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当初的那个谣言。

刘邦借尸还魂就是附着到了他刘备的身上,他刘备定当学习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重新一统天下。

一想到这里,刘备的心中燃烧起一团火焰,这种火焰,并非第一次在曹性的心中燃烧,自从刘备从军以来,这团火焰就一直燃烧在他的心间,所以他逢人就说,他是汉室后裔,并且他有这个自信。

虽然长期以来,他刘备胜少败多,这种自信多次被无情的现实打败,但每一次被打败,还是终究会回来,并且变得比往常更加的坚挺,这就是他刘备,屡战屡败,又敢屡败屡战,试问天下间,谁有他这样的气魄。

此去,刘备带上了他的三弟,以及新招募的将领,名叫赵云,刘备也是用他的诚心感动赵云,所以赵云愿意追随。

至于说刘备此行又该去往何处,之前他的谋士孙乾已经想好,刘备是汉室宗亲,何不去投奔刘表呢,刘表驻守的荆州,可是一个好地方,刘备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反正他准备离开袁绍,又不敢去找曹操,曹性又不接纳,江东孙策不说距离太远,就说刘备只感觉孙策是一个后辈而已,就被怎么可能去找他,所以只能去找刘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