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节 一策定儒门!(2 / 2)

加入书签

若想儒门大兴,需让天下百姓皆学儒法、明经义、循礼仪、辩善恶!

教化天下,善莫大焉!

这才是儒门强于道门佛门的地方!

只要天下百姓皆是儒士,儒门便永恒不衰、长盛不败!有无儒术都是次要,相反,隐儒其实已是修士,与凡人再无瓜葛,若是儒门有隐儒在,终是与凡人格格不入。

显儒、隐儒,两种儒士都永远无法长生,相比之下,显儒之重要远远胜过了隐儒!

蓝清拍掌赞道:“阿南说得不错,我儒门子弟论术法远不及道释二门,但若是论教化百姓、广纳门徒,二教却远远不及我辈!这两派儒士一分,天下百姓尽皆归心,大事可成!”

杨南点了点头,道:“蓝师说的不错,显儒宗若能广开门墙,不论贫富贵贱、不论地位权势教化天下百姓,儒门之兴指日可待!所以,阿玄当这儒教教主,并无困难。”

杨南随即取出三件圣物,递到方玄掌上,道:“人间儒教不再需要儒术,这三件圣物只作象征之用,君子治世,以德为先,阿玄,从今往后,你便是儒家教主了,忘你努力治学、广收门徒,为儒家兴盛不惜死力!”

方玄将那三件圣物握在手中,呐呐的道:“若只是教化百姓、传授诗书礼义,我自是不惧,只怕……”

杨南挥手笑道:“你怕什么?隐儒一门从今往后并入真君庙中,从此再难现身世人面前,九洲之事尽归显儒一门处置,你这个教主既有隐儒大把高手待命,又有显儒无数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士供你驱策,若是能做到天下无一人不识字、无一人不读书,你这教主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方玄见杨南说得轻松,心中紧张之情也淡漠了不少,他与蓝清心中清楚,杨南如今只剩元神之身,断不可能去当教主,有他筹划,依此行事,儒门依然是应世第一大教,这点并不会改变多少。

以杨南律令,凡属真君庙各路高手,俱都不许在人间妄动神通术法!

凡间之事,还是由凡人来解决。

蓝清点头道:“阿南如此安排极是妥当,不过,你抽身便去,这天下可不能不顾。”

杨南哈哈一笑,道:“我魔身已往天下各处妖谷魔巢斩妖除魔,九洲有真君庙为镇慑,另一具肉身青元即将入世,这世间有我三个化身在,何需我亲下昆仑?”

蓝清嘿嘿笑道:“老夫年事已高,天下以后尽归你们这代人物,就是阿玄也寿不过百年,阿南,老夫可是有言在先,阿玄若在,儒门便不来寻你,阿玄若重入轮回,这儒教教主你不当也得当!”

杨南顿时无语,他想了这么妥当的办法处置儒教事务,谁曾想到蓝清却还是死不放手?

不过,蓝清情分不分不顾,杨南只好点头道:“若是他年阿玄去后,儒家后继无人,我便有责任继承其位、光大儒门就是。”

蓝清、方玄登时大喜,得了杨南一诺,比得万金还要令人高兴,儒家中人生死自有定数,但杨南却寿命延长,他日两人就算不在,有这位道门大教主庇佑,儒教也不会衰败!

继任儒教教主,事关重大,蓝清、方玄当即带着儒门三圣物告辞离去,杨南坐在龙珠大殿中沉吟少许,忽然召来亲兵,吩咐他们去将那三百形宗宗师也放归各处,晓谕今后儒家教主人选。

杨南既将儒士分成显隐二脉,三百形宗宗师大部分各归来处,少部分却留在真君庙下属,从此由儒而修,进境天道。

青龙山中无岁月,一天天时间过得飞快,杨南有心处置完人间旧事便回归昆仑,但青元仙胎久久不出,这时间便耽搁了下来。

一年之后,天下中心、京都洛阳在数十万军士、无数道家弟子的倾力相助下已然建成!

新都洛阳占地千里,宏伟之处远胜旧都长安,此城皇城按二十八星宿图造成,造成之后,虽未全数竞功,但那股雄居天下、威凌沧海的气象却油然而生。

千里洛阳城,千万凡间人,撤出长安之后的百姓重新回到了洛阳城中,这座雄城处处皆是新创,但人气却极是兴旺,官衙、民宅、官邸、皇城、一处处分隔开来,错落有致、大方雍容!

数万道家弟子回青龙山向杨南交令,京都洛阳还有待完善,但这已是凡人之事,一年造成千里雄城,已是天下佳话,道家弟子力尽于此,不宜久在人间逗留。

杨南将手下众弟子、众亲卫尽数分散到天下真君庙之中,以补实力不之足。

这一来一去,时光不知不知觉已悄悄到了秋色如画的季节!

回转昆仑,安心潜修的机缘已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