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炮轰邓州城(2 / 2)

加入书签

“传朕旨意,令南阳阿术、伯颜,只要遇到雨天,便组织反击。”

“是,皇上。”

“史弼。”

“末将在。”

“朕加封你为征南都指挥使,赐虎头金牌一枚,领从三品衔,稍事休息,明曰便赶赴南阳,加入中路军。”

“是,末将遵旨。”

“史将军,随朕去书房,其余爱卿,立即分头行事。”

忽必烈的御书房离练武堂不远,史玉琪跟着忽必烈穿过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便进入其中,忽必烈坐下后随即道:“史爱卿,说说你在南朝军中的经历。”

“是,皇上。”史玉琪将自己从参加武举开始,一直到取枪北返为止的过程简要地向忽必烈做了汇报,

忽必烈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还不时地出声询问,当史玉琪汇报完毕,忽必烈道:“史爱卿,按照你的说法,南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不弱于我军了。”

史玉琪小心翼翼道:“皇上,末将刚刚加入禁军时,宋军士气低落,号称南朝最为精锐的临安禁军也毫无战力可言,那时的宋军和我军相比,的确不在一个层次,但最近几年來,特别是宋军军改以來,战力逐年提升,末将以为,至少,至少在步军方面,宋军已经胜过我朝的汉军,而且,还有火器。”

忽必烈暗自叹了口气,当年若不是阿里不哥和自己争夺汗位之故,想必已经彻底将南朝击溃了,短短的十年,局势已经大变,而且还弄出个火器,忽必烈戎马半生,见多识广,自从亲眼目睹过火器的威力之后,心里就十分清楚,凭借现有的刀枪弓弩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或许这就是命,忽必烈脸上不动声色,继续问道:“史爱卿,南朝的高级将领是如何看待火器的,他们认为该如何破解火器。”

“回皇上,末将虽然沒有见识过火炮和投掷弹,却听夏贵和李庭芝谈起过。”史玉琪回忆道,“那还是在南朝的江淮军区成立之前,原扬州军区制置使李庭芝曾经到过庐州,当时,夏贵将军言及,‘倘若他有五百门以上的神器加上三万颗投掷弹,哦,难朝将领将火炮称作神器,仅凭他庐州军区,就可荡平我数十万铁骑,’这话说出后,末将等人都觉得过于夸张,但却得到了李庭芝的认可,江淮军的高级将领都知道,李庭芝为人谨慎,从不说沒有把握之事,由此可见,南朝高级将领全都认为火器无敌,如果要破解火器,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以火器对抗火器。”

忽必烈突然笑道:“这只不过是夏贵、李庭芝等人鼓舞士气的障眼法而已,好了,史爱卿,你好生休息一晚,明曰便启程南下。”

“是,皇上,末将告退。”

“以火器对抗火器。”史玉琪走后,忽必烈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屋内自言自语道,

次曰清晨,距离邓州城南门约三百米处,五十五门火炮分成三排,炮口上扬,齐齐对准了前方,在炮营前面的是御林军第二师和临安军区第二十军,右边约百米开外是御林军第一师、第三师和临安军区的两个骑兵军,担当左翼护卫的则是襄阳军区十九厢吕师夔部,火炮营后面十多米处,四千名中军护卫整整齐齐地排成两个方队,我和袁棘、方灵等人骑在马上,立于方阵的前列,

“江爱卿,下令开炮。”

“是,皇上。”江万载举起一面红色旗帜,在空中挥舞了三下,

站在火炮营后面的克里特见到军令已下,对前面的完颜天雷道:“完颜将军,皇上下令,开炮。”

“好,各炮位,各就各位,准备。”

“目标,正前方,第一排,角度,五十二,第二排,角度五十五,第三排,角度六十。”

“第一排,点火。”

“放。”

随着完颜天雷一声声令下,第一排的二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发出了怒吼,“轰、轰”声顿时响起,随即,第二排的二十门火炮又发出阵阵怒吼,前两排的火炮全部击中邓州城墙,第三排十五门火炮则略微高了数米,在城墙上炸开,

邓州的守军大都亲身经历过灌子滩大战,此时见对方的火炮轰來,急忙卧倒在地,对于火炮而言,守军将士只能用“无可奈何”四字來形容,

约莫半个时辰后,我举起望远镜,看了看邓州城墙的破损情况,下令停止炮击,

“陛下,照这样的情况,邓州城的城墙最多只能坚守四天。”

“不错,孟将军。”

“末将在。”

“你率忠顺军上前,问问张弘范和阿塔海有无胆量出城与我军一战,借机再次打击下对方的士气。”

“是,皇上。”

孟天翔艺高人胆大,让忠顺军将士停在了距离城墙约八十米处,自己单枪匹马來到城下不足二十米之地,大声道:“城上的张弘范、阿塔海听着,尔等胆敢出城与你家孟爷一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