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奸相之后(2 / 2)

加入书签

“恩,不错,可以借鉴之,只需将学生们的课程进行调整即可。”我赞道,“我们一步一步來,首先是选择校址,这点已经确定。其次是人选,这点也基本确定,就是由史爱卿及三位小将军负责。第三是学校的开设科目,史爱卿,你是军中前辈,依你之见,一个合格的将领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陛下,臣以为需要三点。首先是势,作为军中将领,要有战必胜之气势和信心,尽管我朝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输于蒙古,但在整体上并非不可抗衡。然而,历年來一味的防御,导致将士们的信心缺乏,所以老臣以为首先要重新树立我军的信心。其次是技,作为将领,当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技能,两军交战,如果能够击败对方将领,则常常可以获到先机,也可以在劣势下力挽狂澜。第三也是计,计策之计,古人云上将伐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是以计谋取胜,这点尤为重要。”

“说得好,你们还有其他看法吗?”

陆秀夫犹豫了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陛下,史大人三点中的第二点,臣以为颇有难度,像臣这种投笔从戎者很难精通武技。”

“哈哈。”我笑道,“君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确是需要无敌之武艺,但这不是战争,特别是未來战争的必须之处了。各位爱卿,远的不谈,近的如我朝之孟珙元帅,在军中号称军神,虽说孟元帅的武艺也是颇为高强,但其军神的名声并非是他上阵斩杀了多少敌方大将,而是史爱卿所说的第一点和第三点,势和计。所以,朕认为军事大学的重点科目就在于第一和第三点。史爱卿,朕问你,你以为昝万寿可以胜任一方主帅吗?”

史岩之道:“臣明白陛下之意,昝万寿如能经历战争的磨练,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恩,不错。君实,那昝万寿和你一样,也不谙武艺。自古以來,大多数名将并非以武技见长,你原先在扬州军中,也该知道李庭芝的武功在淮南东路并非上上之选吧?”

陆秀夫道:“是,陛下,单以武功而论,姜才才是扬州第一。”

“如果一对一,就算再來几个李庭芝也不是姜才的对手,但是双方各领一支部队,那姜才所部则万万不是李庭芝部的对手,是这样吧?”

陆秀夫喜道:“是,陛下,臣明白。”

身为一介书生,陆秀夫却一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领兵杀敌,但苦于自己毫无武艺,只能从事军中参谋之事,听我这般说道,又想起未來战争的发展方向,这才茅塞顿开。

我想了想接着说道:“作为军人,而且是军中将领,通晓武功也是应该的,至少在身体素质上应该完全适应才行,针对武技之道,大学里需要设置,但不是作为主课,其教授就由御前侍卫担任。大学的主要科目是军事理论,首先是基础军事知识,这包括我朝军队的基本情况,如军队建制等;然后是军事理论,步军军事理论和骑军军事理论,这是军事学院的重点科目,理论课以讲解历史上的兵法为主,同时将历史上发生过的案列作为教材,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员们知道该如何灵活地去指挥战斗。”

史岩之问道:“陛下,何为开放式?”

“所谓开放式,就是让大家通过讨论的方式來了解战例,然后各自写出自己的心得想法,这点类似你教导昝万寿时候的方法。以爱卿之经验和后人的评价,再结合大家的谈论,最后由爱卿分别点评每位学员的想法,朕想会事半功倍的。”

史岩之点点头道:“陛下,臣受教。”

“恩,你们再想想吧,有沒有其他建议,也可以日后上奏于朕。欧阳建青,特别是你们三位,年轻人嘛,虽然沒有太多的实战经验,却有天马行空的思路,要充分发挥年轻人不受约束,敢于思考的精神,这点也就是朕挑选你们加入大学的原因之一。”

三位年轻将领相互看了看,夏松先道:“陛下,臣建议在大学中设置模拟实战科目。”

“恩,说具体点。”

“陛下,臣的意思就是说,对于一个案列而言,可以将学员分为对阵的双方,分别从敌对方來分析各自的作战想法。”

“夏松,说得不错,可以,战争之胜败有时只在一线之间,双方的思路都有可取之处。”

“谢陛下。”夏松见自己的提议被采纳,高兴说道。

欧阳建青接着道:“陛下,臣建议还需要增加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

“恩,朕会增加这方面的基础课程,不仅有天文地理,还包括物理,数学等,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知识面也是一个必要因素,就像古人所说,打仗嘛,必须通天文晓地理方可。”

吕信见旁人都提出了建议,鼓起勇气,起身道:“陛下,臣,臣有,提议。”

我见吕信过于紧张,知道他心里有些惧怕,笑道:“吕信,莫急,坐下,慢慢说。”

“是,陛下。”吕信坐下后道,“臣提议细分兵种,如负责指挥的,负责情报收集的,负责参议的。除了军事理论课外,还要针对各自的兵种学习专门的技能。”

我赞许道:“恩,吕爱卿言之有理,这就是朕要说的下一个问題,军事大学的系别。朕初步打算设置指挥系、情报系,政工系和医护系四大类别,其中以指挥系为主。”

“政工系?”众人齐齐问道。

政工,政治工作也,只是我也不知道在宋朝时该用什么名称合适。

我点点头道:“史爱卿的第一点莫非大家都忘了?其实,要做到这点才是最难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