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国营商行(2 / 2)

加入书签

“朕下诏,以商业部之名义,在临安城主要商业街道及百姓住宅集中区域开设商铺连锁,主要经营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此事交与你们四人共同商议,由王爱卿负责,所上奏折朕审阅后便交商业部执行。半月之后,朕要在临安街上见到第一间商铺出现。”

我想了想补充道:“商铺的目的并非要盈利,但也沒有必要亏本。定价原则暂时按照临安市面上同种货物的均价,略低就行,不要去冲击原有的市场价格体系。货物的种类由商业部选定,满足百姓的基本生活即可。”

“是,臣等遵旨。”

“请陛下为商铺赐名。”四人中职位最高的江万里道。

“这名字嘛,朕看就叫做大宋国营商行吧。其首要目的就是配合银庄发行华夏币,使得百姓兑换后的华夏币能够使用。还有,商铺的经营也要严格遵守我朝的商业法,税法等。”

“是,陛下。”四人再度应道。

“潜说友。”

“臣在。”

“临安府也需派人配合银庄上街进行宣传,并严查各大型商行酒楼等,严禁其拒收华夏币。”

“是,臣遵旨。”

“好。下面朕再來说说庐州之事。各位爱卿,庐州战事已经结束,虽然战争规模不大,但我军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我朝将士的士气,朕为我朝之勇士感到骄傲。师臣,有关各将士的奖赏事宜,枢密院整理完毕了吗?”

“陛下,已经完成,请陛下过目。”贾似道起身,双手举着一份奏折道。

“呈上。”

小七走下台阶,接过了贾似道手中的奏折转呈于我。

“今庐州大捷,全赖陛下洪福齐天,我朝将士奋勇杀敌,枢密院及兵部商议后,拟定封赏如下:一,原庐州统制范胜、统领**、正将高兴、副将孟兴在与蒙古阿术所部的交战中英勇向前,不幸身亡,特追赠统制范胜为轻车都尉,余者皆追赠为骑都尉,四人之一子进勇副尉。二,淮南西路制置使夏贵指挥有方,建议晋升为护军,将军王胜,夏青等晋升为上骑都尉,将军韩震,史玉琪等晋升为飞骑尉。以上为勋官。三,枢密院及兵部建议,夏贵将军晋级太中大夫,王胜,夏青等晋级通直郎,韩震,史玉琪等晋级承事郎。以上为散官。四,在本次战役中表现优异者,王胜升步军厢都指挥使,夏青升马军军都指挥使,韩震升马军军都指挥使,史玉琪升军都虞候。士卒中表现优异者张峰升马军军使,李学州升步军都头,高康健升步军都头,余者奖赏附录明细。五,枢密院及兵部建议,奖庐州全体战士钱十万。”

我看完后也沒有能够全部明白,什么勋官,散官的,只知道是各种名誉职位,只有第四,第五点我基本清楚,都是实实在在的晋升。难怪后世在评论宋朝官职时都觉复杂,看來我这方面的知识也要补习下了。

枢密院拟定的方案中,韩震的升迁速度最快,已经和夏青一样,均为马军都指挥使了。不过,从夏贵的战报及龙牙情报部的消息看,韩震也确实颇有将才。

“陆爱卿。”

“臣在。”

我让小七将贾似道的奏折递给陆秀夫,道:“枢密院及军部所拟之奖赏方案,朕准奏,此方案交军务部拟旨,随后通告庐州战区。”

陆秀夫接过奏折道:“是,臣遵旨。”

贾似道心里极为不快,按照惯列,皇帝批准后,当由枢密院起草拟旨,再经皇帝盖印签发。而今却交给了军务院,虽然旨意的内容还是按照枢密院的奏折,只是改变了签发的形式,但也显示了军务院明显是在分散枢密院和兵部的权力,换而言之,就是皇权在分化贾似道的相权。

我当然清楚贾似道的心思,我也不去理他继续道:“文爱卿及政务院各位爱卿,朕于明日朝会后在偏殿召开行省制改革的会议,你们事先做好准备,另外关于律法司的建立也一并在明日会上商议。对了,师臣,你和中书省翁爱卿也参加。”

“是,臣等遵旨。”

贾似道听罢,心里觉得完全不是个味,最后还是压住心中的不满道:“老臣遵旨。”

离开大庆殿,小七道:“官家,显文阁已经改建完毕。”

“是吗,很好,走,现在就去。”

宋朝皇室有个传统,每位皇帝死后,继任者便会在宫里宫外修建或改建一处楼阁,用來收集整理前朝相关的御笔及各类皇室秘密文献。自龙图阁(始自宋真宗)开始,已经修建了10座,显文阁是第11座。

宋朝的殿阁学士很多,其起源便是來自这里。比如,后世人人皆知的铁面包公包大人就担任过龙图阁直学士,也就是阁学士(分为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四等)的一种。殿阁学士本來的职责是整理编排前朝皇帝的资料,后來演变为一种名誉学士官职了。

先帝理宗在宫中的办公地点有两处,一是宁乾宫的御书房,一是旁边的显文殿。显文殿靠近金水池,理宗喜水,所以将显文殿当做了自己的办公室之一。

我登基后,便按照礼制将其改建为显文阁,作为收藏理宗时期御笔资料的藏书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