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太守碑(2 / 2)

加入书签

“能为相爷办事,况且贫僧又能办到的,自当应允。”

“好,老夫有事自会派人到演福寺留贴于你,如果有需要,还请大师往来南北。”

“阿弥陀佛!相爷,贫僧自当遵命,贫僧任务已毕,且行告退。”

“贾宣,送送大师。”

福州府位于福建路东部,闽江下游沿岸,是福建路最大的城市,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据史书记载,早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福州一带就有了人类居住,福州城自夏朝时始建,到唐玄宗时期设福州都督府,为“福州”之名之始。

“公子,福州府别名很多,有榕城、三山、东越、左海等称呼,其中榕城、三山的叫法最为有名。三山的叫法源自福州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三座山峰鼎立,所以别称三山;而榕城的称呼则和我朝治平三年(1067年)太守张伯玉有关,传说当年张大人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两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来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陈渺边走边向我们介绍道。

傍晚时分,我们一行八人在林莹,陈渺的带领下进入福州府。

“林莹,陈渺,你们知道同乐楼在哪里吗?”进城后我问道。

“同乐楼?我从未听说过福州有这样一间酒楼。”林莹诧异道。

“呵呵,有的。公子,这同乐楼是最近才新开张的,据说是临安同乐楼的分支,味道很好,师妹你很久没进城了吧?”陈渺笑道。

“恩,陈师兄,小妹有近半年没来了。”

“难怪你不知,这同乐楼就开在福州城正北方向的屏山下面。”

“很好,那就劳烦陈兄弟带路了。”

陈渺并不知道我拥有林家长老令,林莹也没有告诉他,虽然陈渺的武功还在林莹之上,但终究是个外门弟子。像谢道临这样的外系弟子数百年来也就只得他一人而已。

“是,公子,这边请。”

陈渺带着我们一路向北行去。

沿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两边商铺林立,酒楼众多,虽然不如临安繁华,但比起金华温州等地却是强了太多。道路的两旁果然都是榕树,不少树木看上去已经有些年限,这些榕树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

方灵边看边道:“林姐姐,你们这里的树都像个大盖子似的。”

“恩,是啊,这是榕树的特点之一,和你们哪里不一样吧?”

“很不一样,我们那里多的是柳树,杨树。”

“我记得小时候去过一次临安西湖,那湖边倒垂的杨柳真是美不胜收呢。”

“呵呵,林姐姐,那你喜欢临安吗?”

“恩,很喜欢。”

“要不等我们回去时,你就和我们一起前往临安吧。”

林莹摇摇头道:“那怎么行,我还得练功做事呢。”

方灵凑近林莹身旁,附耳低声笑道:“有什么不行,别忘了我哥可是你林家长老,只要他说句话,不就得了啊。”

林莹未及回答,就听文璋突然说道:“咦,那边的两颗榕树好大啊。”

“小文璋,什么啊,大惊小怪的。”

“方姐姐,你看那里的榕树。”

“哇,果真很大的,简直就是这城里的榕树之最。”

陈渺笑道:“公子,小姐,那正是当年张大人亲手种植的两颗榕树,旁边就是旧的府衙所在地。”

“恩,过去看看。”

榕树前一座石碑矗立,上书榕碑。

“公子,这叫榕碑,又称太守碑,是后人为纪念张大人所立,上面刻有张大人种植榕树的原因。”陈渺指着石碑念道,“榕树,既防旱涝又可编户植榕,且不畏寒暑,傲然挺立,我福州百姓当以此为楷模。”

“好一个傲然挺立。”我赞道。

“是啊,榕树之气节令人称佩,当为我等学习,这张大人也算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太守碑该立。”袁棘也道。

经过榕碑,再北行约一百米,就看见同乐楼的招牌了,和临安同乐楼的招牌一模一样。

“不知黄姐姐到了吗?”

“灵儿,我们马快,黄道婆会晚上二天的。”

“恩,哥,林姐姐,我们进去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