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试枪(1 / 2)

加入书签

第127章试枪

“臣等愿追随陛下中兴我朝。”

绝大部分朝中大臣在听完我激情洋溢的演讲后,内心也是异常激动。能够作为一名中兴之臣,自然会流芳百世,这对于他们而言,不就是一生的理想,一生的追求吗?就连廖莹中也觉心潮澎湃,感叹不已。

我见气氛膨胀,从龙椅上突然站起,一撇衣角,大声道:“为我大宋之崛起,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哪怕是荆棘密布,朕也会毫不犹豫地向前迈进。”

这几句话就像是我的登基宣言,尽管晚了半年之久。

一时之间,我仿佛觉得自己的天子之剑已经在手,一种无敌的气势自然散出,瞬间便笼罩了整个大殿。我不再言语,就这般静静地看着众人。

短暂的沉寂后,大殿里爆发出一阵响声。

“为大宋之崛起。”

大臣们再次齐声应和道。

贾似道虽然面无表情,但也感觉到我这种帝王的气势,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在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古人无论忠奸,毕竟少了千年的见识,而且受时代的局限,相对于现代人来讲,还是淳朴很多,在我慷慨激昂的言词中形成共鸣,不管真假,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特别是对于有些年龄的老臣来讲,终于看到了一个睥睨天下的明君出世。

宋朝的皇帝,特别是到了临安南宋时期的帝王,大都不够强势,虽然国家的富裕程度达到封建社会的高峰,但在很多人眼里,赵氏皇族在很多方面都显得碌碌无为。自从公元960年太祖帝一条棍棒打下万里江山,近三百年来屡受辽金蒙等外族的入侵,使得疆土不断沦丧,最终只能偏安一方。无论在朝还是在野的有识之士,都是万分痛心,岳飞的《满江红》可谓对此最好的呼声,何时才能还我山河,才会有朝天阙的捷报传来告慰陆翁(陆游)。

咸淳元年闰五月的初一,很多大臣看到了希望。

“退朝。”小七的声音今天似乎也是十分响亮。

在前往火药司的路上,我让沈墨去青年卫叫上文璋。

云伯飞虽然还是一脸疲倦,但却是眉开眼笑:“皇上,看看这支火枪。”

我拿起火枪,首先掂了掂分量,大约有十公斤,口径约为25-30毫米,全长1.5米,在枪托的外侧开了一个凹槽,槽内装一根蛇形杆,杆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构成扳机,可以旋转,并有一个夹子夹住用化学液体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枪管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同第一批的一百支火枪相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以及在枪管的前端增加了瞄准器。

云伯飞接过火枪介绍道:“皇上,这个点火装置是臣参照了皇上赐予臣的图纸,加以修改后研制出来的。在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便会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然后将弹丸射出。此枪的有效射程可达八十米,最远距离可达两百米外,在有效射程内,可以射穿目前我朝所有的铠甲。”

“发射速度如何?”

“一个字(五分钟)内可以发射五到十次。”

这种枪可以称得上是半机械式点火装置的火枪了,虽然还远不如燧发枪,但也是可以适用于战争的火绳枪了,其先进的半机械式点火装置至少领先了欧洲两百年的时间。

“沈先生,你也看看。”

沈逸秋从云伯飞手中接过火枪,看了看赞道:“已经超过属下的想象了。只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枪管的坚固度是否能够保证?”

“是啊,能保证吗?”我也关心这个问题,万一枪管炸膛,后果便会不可想象。

云伯飞点点头,对我道:“关于这枪管一事属下已有解决办法。”

“伯飞,说给大家听听。”

“皇上,要打造内壁光滑平直且不会爆膛的枪管,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精铁的品质,一是钻铳工艺。这精铁嘛,微臣从皇上的物术简要中已经弄明,需要减少生铁中的含碳量,也就是皇上所说的钢,在和兵器监以及工部的不少匠师谈论后,臣已找到了冶炼钢的方法,而钻铳技术,得自沈先生和全老弟的帮助,臣也已经制造出简单的铳床。如此一来,枪管的制造就基本没有问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