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万民累大业(2 / 2)

加入书签

至于流民中,少数的读书人,以及工匠,也自抽出。

一片秩序,一片繁荣,但是的确不能用兵了,这也是为什么,不得不等在竟陵,让襄阳派人来谈判的道理。

“王上,虽然今年难以用兵,但是一旦度过明年,不但粮食大产,也可多得数万精兵,那时,用来就更是得宜了。”沈落雁说着:“再说,王上新得如此多郡县,也宜镇之以静,如果今年快速进蜀,说不定根基不稳,可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王上请宽心。”

话是这样说,但是今年不用兵夺取蜀中的话,那明年说不定还有许多变数,也只有希望隋炀帝能够给予关中更多消耗了。

杨宣凝不想继续说这个了,问着:“朱粲,有何动静?”

说到此人,沈落雁不由皱眉,露出一丝厌恶的神色:“此人还在冠县称帝,却没有多少异动。”

“未必,虽然朱粲一直思图襄阳,但是说不定会和钱独关联合起来对抗我军。”

“是,臣立刻派人细查。”在公事上,沈落雁立刻端正了态度。

朱粲,州城父人,县佐吏,大业十一年,起兵,自称迦楼罗王,集十万。不过,此军基本上没有任何政治和军事策划,迁徒无常,攻下州且后就大吃大喝,劫掠一空。粮食吃光后,就把县城烧

去劫掠就近的城州,以至于他所经过的地方百姓饿死山。

而最使人厌恶地是,朱粲食人,朱粲号令军士:“食之美者,宁过于人肉乎!但令他国有人,战何所虑?”

记得历史上,原本降附的周围州郡再也忍受不了这群虎狼队伍。纷纷起兵,相聚而进攻朱粲,杀得这些吃人兵最终只剩几千人,拥着朱粲败逃至菊潭县。无奈之余。朱遣使向唐朝投降。高祖李渊派散骑常侍段确前去迎侯。

段确非常厌恶朱粲为人,文人轻狂,就在酒席间乘着醉意问朱粲:“听说你常常吃人,滋味如何?”

朱粲也不示弱。回答说:“如果吃你这种爱喝酒的人,味道很像是酒糟猪肉。”

段确大怒,骂道:“狂贼,你入朝后不过是个奴才,还敢吃人!”

朱粲又惧又气,派人把段确和几十个从人都抓起来杀掉,把骨肉加佐料炖熟了装进大坛子,分给军人当军粮。然后。他转投王世充,被王世充拜为龙骧大将军。

李世民后来平灭王世充。朱也被唐军抓获,斩于洺水之上。

想到这些来自未来,又来自最近调查的资料,杨宣凝就露出几分杀意,又问着:“徐世绩、程知节、单雄信三人,现在怎么样?”

“王上,三人都安置了住宅。田地,家人,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正在侯命。”

“恩。寡人会召他们过来。先各给他们一府兵。这次,就看他们能够不能够建功立业了。”虽然说八万军。分于四万控制流民,但是还有四万,进攻襄阳这样地坚城,稍嫌不足,但是也可以用兵了。

“王上如此看重,想必他们会惶恐用事,不敢有违。”

“恩,寡人也是如此想,寡人会在他们三人之中,择一而巴蜀,配合宋缺前往,寡人只要求先能够在巴蜀站住脚跟就是,大规模用兵不可能了。”

这些年来,杨唐一手提拔追随下来地臣属,经过陆续地调置升迁,渐渐形成个相对紧密的群体,现在,新人入来,提拔起来,就有些问题了,不太可能太过越级提拔。

虽然徐世绩、程知节、单雄信都算是名将,特别是徐世绩,历史上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徐世绩十七岁参加了翟让地军队,是瓦岗军中名将,张须陀也是他杀得,贞观十五年,薛延陀部又侵扰李思摩部。徐世绩率轻骑三千追薛延陀于青山,大败敌师,斩王,俘五万多人。

贞观十八年,李绩跟从太宗伐高句丽,攻破辽东、白崖等数城。贞观二十年,又率军大破薛延陀部,平定北。

高宗即位后,立拜徐世绩为尚书左仆射。徐世绩为人为政小心谨慎,对于皇帝家事一概不过问,外臣权位再高,血缘再亲,掺和入宫闱之事无论成败,最终难逃一戮。李绩又非皇亲国戚,为人又深沉谨慎,因此连武则天也对他非常敬重。

徐世绩最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征高丽。大破平壤,获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户。至此高丽国灭,分其地置九个都督府,四十一州,一百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丽旧地。

自隋文帝以来,屡伐高丽,无一成功。隋炀帝四次伐辽,因此亡国。唐太宗御驾亲征,惨败而回,高宗继位,前后派兵部尚书任雅相、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多次征讨,皆无功而返。直到徐世绩,乘高丽内乱,加之指挥有方,一举讨灭高丽。

可见其为政为军的才能,说实际的,杨宣凝实是有意提拔于徐世绩,但是也必须他作出功绩来,再说,他还年轻,现在只有二十三岁,正五品,还是差不多适宜的。

毕竟提拔地太快,以后就难以提拔,难以赏赐,难以使用了。

比如说,这次罗士信,平定楚地十数郡,功高甚大,现在已经是正三品将军,成功后,必提拔成正二品大将,并且再过一些日子,提拔成正一品大将,并且赐侯爵,但是日后实是难以再用他,最多再在统一战争中,用为上将。

功大难赏啊,他并不希望徐世绩也早早如此,毕竟,还想他日后扫平高丽,甚至进击东西二突厥和吐蕃呢!

为人之君,许多事,也是不得已,他可不想有诛杀功臣来结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绣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他凝视着四周秋景,低声吟着,一时间多生感慨。

最新全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