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虎头蛇尾(2 / 2)

加入书签

此人坐在对面湖边,见得二人凝神而看,这人嘴角逸出一丝笑意,凝神注视手中垂丝,面露喜色:“上钓啦!”

鱼竿上提,整条鱼竿竟吃不住牵力的弯曲起来,脚旁地鱼篓仍是空空如也,这显然是此人钓到的首尾大鱼,但是钓丝缓缓离水,赫然竟是空丝,没半个钩子。

二人骇然瞧着仍是给扯得弯曲的鱼竿,背脊直冒凉气,世间竟有如此玄功。

杨宣凝冷笑的看着,就看见这熟悉的一幕,就知此人是宁道奇,这番作为,无非是一种显示实力的威吓而已

再见得鱼丝在半空荡来荡去,宁道奇就真的钓到大鱼般一把揪着,手中还呈示出大鱼挣扎,快要脱钩,鱼身湿滑难抓地动作景像,一番工夫后,宁道奇终把无形的鱼解下,钓竿回复本状,宁道奇熟练的把“鱼”放进鱼篓去,封以篓盖,然后朝杨宣凝瞧来。

虽然早有准备,但是杨宣凝从未见过这样地一对眼睛。

这是一对与世无争的眼神,瞧着它们,就像看时与这尘俗全没关系的另一天地去,仿佛能永恒地保持在某一神秘莫测的层次里,当中又蕴含一股庞大无匹的力量,从容飘逸的目光透出坦率、真诚。

不过,宁道奇也感觉到了杨宣凝好整余暇地眼神,半点也没有为他的无上神功所撼动,宁道奇倏然轻拍脚旁地竹篓,露出垂钓得鱼的满足微笑,仰首望天,柔声道:“看!星空多么美丽。”

杨宣凝随他仰观壮丽的夜空,点头说着:“今晚的星空确是异乎寻常的动

宁道奇仍目注星空,油然自若地道:“唐王可曾听过想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的故事吗?”

杨宣凝知道他想点化自己,事实上,现在一举一动,都是宁道奇尽其所有力量的体现,以营造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地氛围,使他不自觉中受制于人,他心中起了讥讽之意,脸色不变:“这是庄子,大宗师中的话。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宁道奇的目光落到他身上,微微一笑:“唐王可知这是何意?”

杨宣凝叹道:“前辈是要开导我,要我顺乎自然行事,不过,什么是自然呢?人各有志。前辈是不是要想把你的自然,强加到我的头上呢?”

顿了一顿,脸色转寒:“自然之道,不外弱肉强食,现在我军强盛,甲士十万,你竟然还来前劝我,真不知道来苦来由,再说,胡教于你何干。为什么要助纣为虐呢?”

两人互相对视,宁道奇目光清如水,带着与世无争的状态,但是杨宣凝地目光已经锋利透明,带着杀机,稍作小动作。后面虎视耽耽的甲士就已经上了弩弓,随时准备发射。

“唐王心志之坚,精气之盛,是老夫平生仅见,既然唐王心意已定,老夫也不多劝了,还望唐王记得上天有好生之德。”

说完,宁道奇负手身后,气定神闲的淡然说着,然后飘身离去。一边走,一边歌声:“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杨宣凝、孔道茂二人面面相觑,杨宣凝倒反而暗中佩服了一下,其实论言辞。宁道奇肯定还有得辩,但是这根本没有意义。因为他看出杨宣凝根本不可能为他地言辞所动,而且杨宣凝也不会脑残到单打独斗,既然亲身而来没有用处,不如立刻就走。

这点倒甚有宗师当断者断的气魄,让杨宣凝对他地感知改善了几分。

“宁道奇果然一代宗师,武功真是深不可测。”孔道茂叹息的说着。

“恩,也看他识趣不识趣了,据说慈航静斋曾经借书于他,并且又借传国玉玺于他,因此以此为人情,说动得他前来,也算是合理,但是现在既然知道事不可为,就此退去,不理我方争斗,那是上善,如果还干涉到底,寡人也只好千方百计的要他人头,灭他道统,株连其九族了。”杨宣凝冷笑的说着,这是实话,也是心理话。

因为再深入干涉,那就是彻底不死不休了,杨宣凝可不会和小强一样,被追杀,被压制,等日后自己成了气候反而要宽容大量对待以前地敌人——必是杀头祭台的说。

也就是这时,突然之间,一处跳来了一人,这人上前,禀告的说着:“王上,城中传来消息,萧铣要动手了。”

杨宣凝望了他一眼,就是这家伙来通报时,把宁道奇带来了,心中冷哼一声,但是却没有发作,毕竟跟踪的是宁道奇,非战之罪,当下说着:“知道了,你退下吧!”

然后又苦笑的说着:“萧铣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敢于动手,看来不但祝玉妍要来了,而且僧兵也会公认与之会合了,嘿嘿,阴癸派和慈航静斋联手,好了不起啊!”

但是,其实心中早有这个准备,因为在原本世界中,日后石之轩得了舍利,祝玉妍和师妃暄就照样联手,现在不过是提前而已。

顿了一顿,又说着:“既然我的位置已经被查知,现在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立刻起兵,和大军会合,命令烟花信号,我之御卫军,向我目的地开到。”

孔道茂想了想,深是佩服,说着:“唐王果然英明神武。”

现在这样情况,如果还想埋伏,只怕反被埋伏,宁道奇就算不出手,也会把消息告之,再不汇合大军,只怕杨宣凝自己反过来受到埋伏,毕竟对方数百上千僧兵,又有四大圣僧,单凭实力,还在目前跟随着杨宣凝的军队之上。

不过,其实被埋伏,也计算在内,杨宣凝有五百人,个个习得武功,再有弩弓据险而守地话,只要在三千之内,守上几天不成问题,这样的时间,援军早就到了。

杨宣凝油然笑着说:“现在,我公然到军中,要取巴陵,已经有军一万军,再加上其它援军,我可动员十万,不知道她们怎么样应对呢?”

“如是慈航静斋不来呢?”

“如是慈航静斋被吓着了,不肯就死,不来了,那也无所谓,我得了巴陵,附近郡县随手可得,就成了气候,到时候以力破巧就是。”杨宣凝说着:“今次,我宁可力胜,不求智胜,只要我老实作事,不用花招,就必胜无疑,虽然伏击可能流产,但是以后清算也不迟。”

孔道茂微笑道:“唐王如此有信心,我也放心了!”

二人不再说话,号令全军正式出征,以汇合大部。

最新全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