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转战西凉(2 / 2)

加入书签

……

正如孙策所言,鲁肃果然成事。大汉圣元十一年四月十三,马腾、韩遂集结十二万大军,外加羌族仆从军四万,自武威出发,经金城、天水、陈仓、扶风直扑长安而来。

驻守长安的赵云探明敌情后,立刻派人八百里加急向济南求援。

长安乃是大汉昔日的西都,同时也是司州的门户,不单军事地位至关重要,也蕴含着十足的政治意义。此外,它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正在建设中洛阳城的进度。

而,众所周知,洛阳城是栾奕依照“期房”模式筹集资金建设起来的,一旦工期延误便是违约,教会需要支付大笔违约金。所以,长安的得失还与栾奕的荷包直接关联。

所以,守卫长安势在必行,决不能让马腾和韩遂跨过长安一步。且不但要守住,还样让长安真正长治久安。而这一切的基础,便是彻底消灭马腾和韩遂,一举平定西凉。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栾奕令黄忠为先锋,携许褚、于禁、徐晃、颜良、文丑等上将十数人为先锋,帅军四万先行一步支援赵云。

随即在一月之内集结齐国教会中央军、河北冀州军共计十四万人,自领三军主帅,拜郭嘉为三军都督,徐庶、庞统、诸葛亮为军师祭酒,沮授、田丰为随军参事,张郃为中军都督,曹仁统帅左翼大军,张飞指挥右路大军。毛玠为后军都督,帅大将夏侯渊、曹洪总督粮草。华佗大弟子罗桓任随军医务长。三路大军精英齐聚,浩浩荡荡直奔长安。

于此同时,栾奕还委派曹操和关羽在江畔严阵以待。关羽、贾诩把守寿春,张辽驻扎逍遥津,太史慈驻守合肥,李典乐进守平春,曹操、蒯良、蒯越、鞠义守江夏……把整个大江北岸围的跟铜墙铁壁一般,以应对蠢蠢欲动的江东孙策。

停止一年有余的战火又在教区上空弥漫开来。

大汉圣元十一年五月初七,圣母教先锋黄忠大军率先抵达长安地界。

此时的长安已被韩遂、马腾联军团团包围三天三夜。

在过去的三天时间里,韩遂马腾大军对长安发动两次疯狂攻击,皆被赵云手下两万卫士以强弓、滚木礌石和燃烧瓶击退。

双方各有伤亡,西凉军死伤一万七千余人,教会也牺牲了六千七百四十名卫士。就数字而言,西凉军的阵亡人数是长安教会卫士的两倍多,看起来伤亡比教会更加惨重。可是别忘了,驻守长安的教会卫士总共只有两万人,死去的六千余人占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二。而西凉军总兵力却是十六万之多,一万七千人的伤亡比例并不算大,还有充足的生力军继续猛攻城池,照此下去再过三天长安城必破。

然而,教会的援军却在这个时候赶了来。这无疑重燃了城中守军的士气,同时黄忠引军赶来之后,没有选择强行突围入城,而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在距离长安三十里处扎起营寨,与长安城呈掎角之势,同攻互守,俨然成了钉在西凉军攻破长安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韩遂和马腾也看出,不击败黄忠,不可能靠近长安一步。遂既决定两家分兵,一人帅兵继续围攻长安,另一人则率众攻打黄忠。

但是至于谁围长安,谁打黄忠,二人意见并不统一。他们二人这支联军毕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韩遂生于破落士族家庭,少年以智勇双拳闻名西凉,后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才有了在西凉割据的资格。

所以说,韩遂乃是被朝廷招安的罪臣,出身并不光彩。

反观马腾,其祖父便是大名鼎鼎,勒石燕然的汉伏波将军马援。出身将门,世代荣耀,论身份跟韩遂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若换在过去,马腾根本懒得搭理韩遂这等叛逆。现在之所以与其联合,纯粹是因为栾奕势大,他无法独力相抗,情不得已只好与韩遂谋事,但心底仍对其嗤之以鼻。

所以,在商讨接下来战略部署的时候,由于出身不同,思想理念不同,同时还为了各自的利益,立刻起了争执。

他们都知道黄忠此番带来了四万兵马——四万生力军,以教会大军的精锐程度而言,去攻他必会换回海量的伤亡。与其自寻伤亡,不如继续攻打长安城。长安城里的赵云只剩一万三千多人,再加连续攻城多日,长安城便会成为自己手中的地盘……

二人都想由自己来攻长安,不想去跟黄忠拼命,越吵越凶。

最终,马腾出于大局,为了不让联军在建立之初便分崩离析,选择退让。跟韩遂约定,先让韩遂攻打长安三日,马腾则去阻住黄忠不让其救援。三日之后,如果韩遂夺不下长安,便交换位置——马腾攻长安,韩遂拦黄忠。

三天一个循环,如此往复,直至长安城破为止。

韩遂也知道,马腾让他先攻长安已经做出了巨大让步。如果这个时候他还不知趣,马腾定然毫不犹豫引军退回西凉。到那个时候可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当即点头同意。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