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无题(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郭中庸到底这大半月在那个院子里做了什么才算是让大家知道,士兵们从里面抬出了七八个大箱子,箱子打开之后。里面全都是杏黄小旗黄符之类的东西,看来这郭中庸,大半月都在忙这些玩意儿?

这些。之前说他什么都不做的人才算是闭嘴了,黄符被贴满了整个用木材搭建的祭坛,本来木质的祭坛,被贴上了黄符之后,忽然就有了仙家的气概,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这他娘的是姜子牙的封禅台呢。而做好了这些之后,郭中庸一个人背着一背包的杏黄小旗进山,不要任何人的护卫,这让那些人也捏了一把汗,郭中庸可是慈禧太后的绝对亲信,他要是出了一点闪失的话,太后老佛爷真的怪罪了下来,谁能担待的起?

可是郭中庸好像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样,无论怎么劝说。都不让这些人跟着进山,只是对他们说道:“如果我在天黑之前没有回来的话,那你们都回去,放心,我已经修书一封给老佛爷送了过去,无论成败如何,都不会说让老佛爷怪罪于你们。”

说完,他转身对这些人挥了挥手进山,这个年轻人的身影,瞬间就在这些人的心中高大的起来。在大家都误解他的时候,他明明是有所布局,可是在大家都误解他的时候不解释,而这么一个年轻人,在五百人都没有回来的情况下,还敢一个人独自进山,就冲这胆量胸襟,就足以让大家敬佩。

郭中庸进山之后,大家都忙着疏散村民,村民们也都不是傻子,一看到这些官老爷这样忙碌,以为要做什么大事儿,而且十有八九就是对龙脉下手,以前的老百姓可不敢骂朝廷,本着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的原则,别说晚上不出门儿了。我们都现在出山,今天压根儿就不回来成了吧?这件事儿做的非常的顺利,搞好了之后,这些人对郭中庸那是翘首以盼,这一等,就是大半天。

郭中庸是到了下午的时候回来的,回来之后的他手中已经没有了杏黄小旗,没吃过猪肉,大家也都见过猪走,郭中庸去山里布局,肯定是为了晚上的召集这些尸体而做准备。

郭中庸一出现在村口,这些人都迎了过去,此时的郭中庸似乎非常的疲惫,在这些人掺住了他之后他整个人就瘫软了下来,这可把这些人给吓坏了,赶紧叫跟随队伍的太医来看,太医把脉完之后说无妨,只是太过劳累了,休息休息就好,这才让他们放下了心来,而大家虽然不知道到底是经历了什么让郭中庸如此的疲惫,但是此时郭中庸身上有一个异常是大家都知道的。

腥臭,对,就是郭中庸的身上非常的腥臭,有蛇腥味儿,也有黄皮子身上的骚味儿,难不成,这是郭中庸跟他们之间来了一场大战?此时肯定是没办法问,他们把郭中庸抬上了床,一直到了天都快黑的时候,郭中庸才算醒来,醒来之后这个人就急的跟什么似的,哪里有工夫问发生了什么?

郭中庸跑进自己的屋子里换了一身衣服,出来之后几乎是让大家都不认识他,今天的郭中庸换上了一身利索的道袍,整个人虽然年轻,但是数不尽的风流,带着无尽的仙人气概,这样看郭中庸的话,这个长相最多只能算是平常的年轻人,竟然看出了帅气出来。

郭中庸上了那个之前搭建好的祭坛,整个人站在了上面,之前由他自己挑选的几个青壮年,此时也穿上了道袍,打扮的跟道家的童子似的。郭中庸上台之后,单手持桃木剑,一张桌子上,放了几个令符。

他上台之后,口中念念有词,底下的人是真的对降妖除魔之类的不精通,他们甚至不知道郭中庸到底在干什么,而郭中庸上台之后,如同是跳大神一样的,口中念念有词就算了,还在手舞足蹈,不过虽然下面的人可能对郭中庸到底在做什么不太了解,大概也能猜的出来他是在进行道教的某种仪式。

郭中庸在跳完之后,就端坐在那边儿,他的身前有一个香炉,他个人羽扇纶巾,身后还有伺候的道童,看起来非常的洒脱。

他这次是打坐,这个打坐,一直打了有一个时辰,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郭中庸睁开了眼,拿了第一个令牌丢了出去道:“月隐。”

这一句话说的非常的简单,也是异常的洒脱,说完月隐之后,他丢出了那个令牌,说来也奇怪,他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令人疯狂的是,真的有一朵阴云,就那么笼罩在了月亮的周围。

月圆之夜,月隐,一句话,令月亮的光辉无法照到这里来,一下子,天好像都阴了下来。

郭中庸这是第一次在这些寻龙点穴的人面前露这一手,直接就把他们给吓晕了,妈的,一个令牌可以号令阴云笼罩明月,这个郭中庸,难不成真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不成?

月隐之后,郭中庸似乎再一次的闭目养神了起来,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他再一次的丢出了一个令牌,道:“风起。”

刚才忽然出现了一朵阴云挡住了月亮,这可能会是巧合,这一次郭中庸叫完这个风起这句话之后,大家就拭目以待,更多的人是不信,这天下,真的就存在呼风唤雨的神仙中人?

可是,他们的不确定,接下来,风平浪静的天气忽然大风起给了他们答案,郭中庸就是真的可以呼风唤雨。

这风来的非常的突兀,也非常的凉,似乎跟平时的风不太一样,吹在人的身上,总是有一股刺骨的寒意。

这下,大家对郭中庸是彻底的死心塌地了,这绝对是现世的神仙,看到郭中庸的本领,还有一切他都处理的有条不紊,大家甚至都有点羞愧,这真的是,自己之前竟然去怀疑腹诽一个神仙?这幸亏是神仙的心眼大,不跟自己一般见识。顿时,郭中庸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变的异常的高大,不仅本事好,还没脾气,一直对大家,也都是和颜悦色的。

又大概过了有一个时辰的功夫,郭中庸再一次的丢出了一个令牌,道:“雨至。”

这一句话说出来之后,瞬间平地里起惊雷,雨点跟不要钱似的哗啦啦哗啦啦的就下了起来,此时大家都被郭中庸的仙人气概给折服了,见郭中庸在暴雨中都没有避雨的意思,他们更不好说去躲雨,就这样,一群人就这么的站在雨中,而郭中庸则在雨中继续打坐。

这三个时辰,一个时辰月隐,一个时辰风起,一个时辰雨至,郭中庸到底是想干要什么?要把这个月圆之夜变成了风雨交加夜?

郭中庸的手中,此时还有一个令牌,最后一个令牌,是要召唤什么?

这无人可知,想要知道,或许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等到十二点,那时候,等于说是过了今天,十二点肯定是一个大关,而刚好,再过一个时辰,就是十二点。

风雨来之后,又没有月光,火把点不着,四周一片的漆黑,只有几盏风灯还在凄惨的亮着。眼见着就要到了十二点,这么关键的时刻,哪里能让人安心?几乎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尽每来技。

一个时辰,说快快,说慢也慢,终于等到了十二点的时候,郭中庸站了起来,丢出了最后一道令牌,这一次,他叫的不再云淡风轻,而是非常的庄重,他叫道:“月开,风停,雨歇,人归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