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一桶金(1 / 2)

加入书签

陈东辉又马不停蹄的找到金源饲料厂的采购经理白脖子阿星,谢元星。

跟谢元星一番交谈之后,陈东辉心里有了底。谢元星还是很靠谱的,只要陈东辉组织了玉米,这边马上就可以签合同。

下一步,陈东辉就是要去东北组织玉米了。

就在陈东辉跟申小军、杨庆方安排好,自己远赴东北的时候,申小军的传呼机响了,是刘金泉呼的,让陈东辉给他回电话。

这几天,申小军自己没怎么用传呼机,倒是净找陈东辉的,索性,申小军把传呼机送给了陈东辉。

陈东辉给刘金泉回过去电话,刘金泉在那边问陈东辉,准备怎么组织玉米?是不是要自己过去?

陈东辉告诉他,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

刘金泉得意的告诉他,不用那么麻烦。他在大连粮食局有个熟人,他们通了个电话,那边有大量的玉米等着出售的,只要这边能吃得下,那边就有足够的货源。这样就免去了陈东辉亲自前往大连谈生意了。

至于签合同之类的事情,完全可以从邮局邮寄!

当然喽,这事不能让人家粮食局的朋友白忙乎,得给人家意思意思。

陈东辉当然明白,真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刘金泉竟然给他解决了这么一个大麻烦!

这样一来,陈东辉只需要把航运这方面的事情,以及跟金源饲料厂之间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这钱几乎就是白赚的。

陈东辉也是爽快人,当场答应刘金泉,这个生意做成了,把利润直接分给刘金泉一半,刘金泉的那个朋友该怎么打点,也让刘金泉自己去看着办。

刘金泉非常满意,连夸陈东辉是个做生意的好手,以后肯定飞黄腾达!

事情紧锣密鼓的进行,这一次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按照刘金泉说的方法,第一笔生意,顺顺利利的竟然就做成了。

由于邮寄合同耽搁了一些时间,总共过了四十多天,第一批玉米终于抵达了金沙港海运码头,总共是两千吨,

这批玉米马上被金源饲料厂全部吃下,并且立刻按照合同规定,发出了货款。

这一批玉米,每吨的利润是二百块,就是这样的价格,也比金源饲料厂原来从香港转运玉米的价格要低了很多,而且玉米的质量比从香港买来的玉米还要好。

金源饲料厂非常高兴,保证以后要跟陈东辉长期合作,如果陈东辉能够保证玉米的质量和货期,金源饲料厂甚至还可以给陈东辉适当提高一点价格,并且让他独家承担金源饲料厂的玉米供应!

这两千吨玉米的纯利润是四十万,除去给刘金泉的半数分成,以及其他一些各方面的打点,陈东辉净剩下了十七万块!

这笔钱真是来的太容易了!

陈东辉拿到钱以后,立刻买了三部手机,给杨庆方、申小军三兄弟一人一个,又给王旭、王阳兄弟俩,还有陈雅晴、王茜都买了礼物,并且到青港著名莫斯科大酒店胡吃海喝了一顿,好好的庆祝了一番。

这期间,杨庆方竟然真的把台球厅开了起来,总共花了五万多块,盘的别人的,就在淮海理工大学南门侧对面,地理位置很好,只是面积小了点,只有两百平米左右。

原来的老板因为欠了赌债,没办法,只好把台球厅递给了赌场的老板,而那个赌场的老板又懒得精英台球厅这样的小生意,于是转给了正在到处寻觅的杨庆方,王旭和王阳去给他看场子。

由于地理位置不错,杨庆方又很有开台球室的经验,所以台球室的生意很不错,每天的纯收入都有两三百块,这样下去,也就用个半年的时间就能回本。

崔京浩自从那天在医院里跟陈东辉分别以后,就一直没在出现。曹昆从那以后,也没在找过陈东辉,其实更看重的是非常能打的崔京浩,可以给林老板做个适合的人桩,陈东辉既然没有这个想法,那就算了。

杨庆方很想念金枪不倒的浩哥,可是多次相联系他都未果。

由于崔京浩空出了一个房间,所以王旭和王阳搬到了那里,跟他们一块住。时间久了以后,王旭、王阳两兄弟给陈东辉也混熟了,渐渐的没有了开始的腼腆胆怯。

其实,王旭是个很热心很讲义气也很爱聊的男孩子,王阳的话就少一点,不过挺有内涵,台球打的不错,歌也唱的很好,尤其拿手谭咏麟的歌,几可乱真,就连陈雅晴也非常佩服王阳!

陈东辉他们开玩笑说,王阳以前肯定是在香港搞乐队的,要不然,怎么能把谭咏麟的歌唱得这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