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03 《分海谣》下卷(1 / 2)

加入书签

###103 《分海谣》下卷

《分海谣》不知所踪一事,一直以来都是六极堂历代堂主心头悬着的一件大事。据传,第一代堂主曾以石块在洞中刻下《分海谣》下卷,刻下之后突遇山体崩裂,转瞬间,高山变成一片汪洋。

因此,《分海谣》历来只有上卷流传于世,而关于《分海谣》下卷的传说却是层出不穷,每个时代都有人为求《分海谣》不惜大开杀戮,借助非正道之力,妄图寻得真龙之上的世间至宝。在人间,每过几十年更是会有《分海谣》下卷再现之说,招来横祸不断,生灵不宁。

得《分海谣》者能改山易水,号令天下,比肩昆仑三级,倨傲天庭。

关于《分海谣》的故事,安竹焉全都从父亲那里听来,其父安石源又是从安竹焉的祖父那里得知。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和安家的医术一样,只传男不传女。

到安竹焉这一代,仅剩他一个人。

《分海谣》究竟如何做到改山易水,自然是无从得知,但是要改变一个人的心性,甚至改变一城人,一国人,乃至全天下人的心性,《分海谣》的的确确可以做到。

因为《分海谣》记载的混魔令,真真实实存在,存在于六极堂历代堂主体内。

太清之治,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朴。生灵,通体于天地,同精于阴阳,和于四时,明照于日月。日月淑清而阳光。

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耀,使各遍其性,安其居,处其宜,为其能。

然与其背着,四时不和,鸟兽不宁,人心浊而不静,水流而无向。

失去其素朴本质,嗔痴不去,日月不弗。

这便是混魔令的可怕之处,也就是六极堂存在的真正意义。

世人都以为,六极堂斩妖除魔,匡扶正义。事实上,最大的魔正是六极堂的堂主,天地造万物,原本不分善恶美丑,万物皆包容与万物之中,恶中亦有善。

如水包容着水,山石包容着山石,空气包容着空气。

人与人包容着彼此。

世间不可能有两个拥有混魔令体质的人。除非,安竹焉想起小玉双唇紧贴叶小楼的情景。

也许,正是他所想的那样。

最简单的可能就在眼前,只是他没有想过,他一丝一毫都没有生出过这样的念头。是他错过了而已。

师徒不过是表面。这两人也许是夫妻,也许根本早就成了一个人。

若是这样,有没有可能混魔令会成为两人共有的体质?

不,没有那么简单,除非,小玉体内有了叶小楼的骨肉,或者叶小楼体内有小玉的骨血。

这样说不痛,行针之时若有半点迹象,他不可能视而不见。

况且......这两人分明是师徒。在齐国这样一个礼教治国的地方,怎么可能出现师徒之间乱了礼法之事。

再看叶小玉对叶小楼尊敬有礼,每一次提起叶小楼都是“师傅,师傅”,目色中只有尊敬。分明是师徒情深,他实在无法往别处推想。

混魔令,闻之令人胆寒,即使是宇文长这样的人也会闻风丧胆,哪怕是想到混魔令叫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失去灵魂的可怕传说,已足够让人彻夜无法入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