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042 彼之死吾之生(1 / 2)

加入书签

###42 彼之死吾之生

“邦都之赋,以待祭祀”,“祀,国之大事也。”国家所征的税赋,都是用于祭祀的,这是一个国家的大事。

齐国注重祭天与祭地,祭祀“大地”与祭天相当。尤以祭祀山神和水神为重。

常以血和酒水灌注到地下。祭祀山神时用掩埋和悬投的方法;祭祀水神则用沉没法,效仿尧将玉石沉在水中祭祀洛神。

朝廷主管各地祭祀,按律法严令禁止民间私自祭祀鬼神,亦不允许百姓私下上香、献酒食、玉帛和牲口。

祭祀活人者,凡被证实,必受流放之苦或当即问斩。

然无风不起浪,自是有非活祭不可的原因,百姓才会甘冒刑死之风险。

借祭祀在朝廷与百姓之间周旋谋利的金陵城的林府。

林家两代专职祭祀事宜,皇上对林家信任不疑。据传当年皇上还是皇子的时候,林厉迟曾助他获得太子之位,这才有了今日的皇上。

当年的皇子,排行居中,才华不及大皇子,武艺又不如二皇子,比他年小的几位皇子又眼看一天天长大。

想要成为皇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遥远而飘渺的梦。

当时正值后蜀连夺三座城池,二十万大军压入绥山之际。林厉迟请皇子过府相谈,据说皇上离府时面色沉重,两日后他主动请命,劝降后蜀大军。

当年如日中天的秦王爷怎可能轻易带着二十万大军归降齐国?只是绥山山势陡峻,易守难攻,当年的秦王爷在绥山北脉三个月却迟迟没有良策。据说皇上当年到绥山后,绥山大雨,北脉山体巨石滑落,硬生生截住了秦王爷的退路。半月之后,粮草殆尽,加之寒夜阴雨。马匹和粮食浸没水中,秦王爷眼看就要成水中困兽,战士们更是饥寒交迫。

但那秦王爷也不是轻言放弃之人,他坚硬果敢,用兵如神,将士们更是忠诚于他。一日月圆,连夜集兵,准备借着月光从北脉紫云峰攻上绥山。

谁知将士忽闻山脉间琴声响起,琴音腾跃相击,势如高山,浩浩荡荡。

兵士继续前行,琴音连绵,节律变化间,兵士们只见前方草木如千军万马,呼啸奔来。

秦王爷下令所有将士捂住耳朵,自己却仿佛进入一片明暗交叠的虚空之中。在这虚空中,他见得琴师从容不迫,静坐虚无中,却能感世间万事,音调的数量不过宫、商、角、徵、羽,却能生成五味、五色。

宫调已立,放之四海皆不可撼。

正所谓琴声和谐,则听者喜悦;琴声哀伤,则听者落泪。秦王爷此行虚境,闻得的却是知音之意。如师旷知楚师之败,钟子期明辨伯牙之志。

待秦王爷神回紫云峰,兵士们已溃败倒地,死伤过半;再查看四周,并未发现一个敌人的影子。

这些士兵都被同伴的兵器所伤。

草木皆兵,山石皆兵,连山中的阴雨都透着兵戈之气。

正因为这一功绩以及民间对此事的大肆渲染,才有了如今的皇上。也正因此,林府一直以来深受皇恩。

只是晏王府向来不喜欢林府,偏安绥山一带与金陵城的林府间也没有多少往来。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秦王爷是不是还对当年草木为兵之术对林厉迟怀恨在心,就不得而知了。

泽竽随大皇子赶到绥山不过一个时辰,蜂鸟已经将消息传递给叶小楼。他面不改色地看着三皇子,三皇子端着茶盏,轻声咳了几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