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画大饼(1 / 2)

加入书签

天气入秋,渐渐变冷,辛文芳回家给辛老头拿换洗的衣服,让辛奶奶收拾了几件像样的外套,她拎着布袋正准备出门。

“请问,这…是老辛家吗?我找这家孙子辛安冬。”王启军脸上挂着憨厚的笑。

儿子绝对是辛文芳的命脉,她心里的警惕一下冒出来,不动声色地问眼前这个黑皮肤矮个子男人:“你找他干什么?”

有这个人,那就是没骗他了,王启军胸口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他擦掉脸上的汗水,指着身后的牛车对辛文芳热情的说:“大姐好,您是她家里人吧,辛老弟昨天跟我签了合同,我今天上门是特地送龙虾的,按照约定五十斤,全都是刚从河里捞上来的,大姐您收一下,要是不放心可以称一下。”

牛车上三个大桶里装的是龙虾?辛文芳错愕的看看矮个子男人又看看牛车上三个大桶,头脑一阵晕眩,声音拔高,“你说我儿子跟你签了合同让你今天送龙虾来?那臭小子跟你签了什么合同,怎么回事你跟我说清楚!”

“大姐!这五十斤虾我跟兄弟可是辛辛苦苦捞了一天,您不能赖呀,我这还有合同呢,您看看,白纸黑字!辛老弟当初说好的,您要是不要我们的虾得赔钱!”王启军以为辛文芳不认账,心脏‘咚’的一下,连忙着急的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合同。

辛文芳哪里认得字,她颤抖着手接过辛安冬用作业纸随写下的合同,眼前一阵发黑,哆嗦着嘴唇,“这个臭小子,看我不回家扒了他的皮……”

“妈?王大哥?你们站门口干啥呢,”辛安冬跟着父亲和三姐摆摊回家,正撞见王大哥和母亲在门外对峙,困惑了一瞬,眼睛转到牛车那三个木桶上,刷的一亮,欣喜道,“龙虾已经捞好了?王大哥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家今天的小龙虾又被清空,我正担心明天缺货没法出摊呢,没想到您这么守时。”

“快进门啊,王大哥渴了吧,三姐,麻烦你给王大哥倒杯水去,”辛安冬没发现众人正用惊疑的目光看他,两只眼睛只看到满满三大桶的小龙虾。

辛文芳狠狠咬牙,一把拽过儿子,压低了声音训斥道,“辛安冬你今天不给我说清楚,看我不把你皮扒了,这小龙虾是怎么回事,五十斤?你要这么多龙虾当饭吃啊,你还给人签了那个什么劳什子合同,你长本事了是吧,兜里有钱吗就敢跟人按手印,你个熊孩子,我这几天不在家,你都给我干了些什么,你要气死我啊!”

辛安冬愣了一瞬,这才恍然发现自个还没跟他妈把进小龙虾的事说清楚呢,失策,面对母亲充满怒火的眼睛,他心虚又讨好的拉了拉辛文芳的袖子,“那个妈,说来话长,我这件事没跟你说清楚是我的错,不过你放心我绝对不是胡来,你先给王大哥的货钱结一下,等回头我细细讲给你听,好吧妈?”

他目光祈求的望着他妈,生怕母亲气急直接不给钱,虽然他信誓旦旦跟王大哥签了合同,但家里的财政大权掌握在母亲手里,他现在只有伏低做小,吃定母亲的心软最后会掏钱。

果然。

“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个讨债鬼!”辛文芳手指戳中辛安冬的脑门,虽然被他气死,但小儿子一向乖巧,突然做了出格的事,现在又可怜巴巴的求她,辛文芳再大的怒火也不能当着外人的面丢家丑,只好恨恨的指着辛安冬鼻子,“你等会就给我说清楚,说不清楚我让你爸把你屁股抽烂!”

威胁一通后,她无可奈何的只好回家拿钱。

五十斤小龙虾,按照之前和王启军签的价格,辛安冬将钱票递给王启军,对仍旧一脑门子雾水的王启军无奈的鞠了一躬,“不好意思王哥,我昨天骗了你,我其实今年只有十三岁,昨天化妆成那样去你们村做生意实在是没办法,如果你不相信我一个孩子,我可以让我妈重新跟你签一个合同,你也可以不跟我再做生意,毕竟我的确昨天在年龄上骗了您。”

王启军活了三四十年从没见过辛安冬这样的孩子,他年纪小小,做生意却是头头是道,昨晚他上床前就仔细想了想,他竟然是直接被对方一张嘴给忽悠了,关键还不知道真假。

今天他早早拉了龙虾来就是怕遇到骗子,可谁知道,骗子不假,对方竟然是个小骗子,年纪跟他闺女差不多大!昨天脸上涂了黑灰看不太清楚,今天一见面,小孩唇红齿白,长相标志得比城里娃也不差。故意装成大人想来也是怕别人不相信他一个孩子。

而且手心里实实在在的钱票子捏着,人家也不算骗他,只是跟他做生意的从一个青年变成了小孩!王启军哭笑不得。

他虽然心底有点尴尬,但生意是真的没被骗,他也舍不得跟人家甩脸子直接说不做,最后在辛安冬的一再道歉下同辛文芳重新签了个新合同。

手里拿着刚出炉热乎着的合同,王启军心情极度复杂的赶着牛车回村。离开西河村的路上他心思一动,特意问了几个辛家同村的村民,听到人家羡慕嫉妒的说辛家卖麻辣小龙虾特别赚钱,而且这营生还是辛家小孙子想出来的之后,他一脑门子汗,在想自己这三四十年是不是白过了,竟然还比不上人家一个小孩。

王启军走后,辛家开家庭会议。

辛安冬把自己对辛家食肆将来的规划跟父母还有三姐仔细讲清楚,关于现阶段最好能抓紧时间租一个铺子做正宗的龙虾馆,而不是跟那些摊主勾心斗角,每天为几个生意挣得头破血流浪费时间。因为资金不足,龙虾馆的店铺自然是租,等有了一定的资本再把铺子买下来,然后有了第一家龙虾馆,就可以开第二家,清水县的龙虾馆生意稳定之后,可以将业务像周边的县城拓展。宛然市,省城,将来都有可能是辛家龙虾馆的根据地。

辛文芳张大了嘴,久久不能平息胸口的激荡,“冬子,你,你这孩子整天瞎想什么,咱家就一个卖龙虾的小摊子,你还说要开到省城,开龙虾馆,龙虾馆是什么,光买龙虾有生意吗?”

“冬子,姐觉得,你想的不切实际,我们没有钱,也从来没有做过生意。”沉默了一瞬,当汹涌澎湃的情绪渐渐消退,辛安秋咬着嘴唇眼神复杂地说,她的眼底带着一丝快要熄灭的火苗,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和畏惧。

她渴望那样的结局,却又心中胆怯不敢想。

不管是对母亲还是三姐,辛安冬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番话彻底打破了她们的固有思维,除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专注田地里的粮食,最近因为自己的提议,家里摆了个卖小龙虾的摊,母亲和三姐从小被灌输的理念让她们不敢大胆想象他画下的大饼。因为那太夸张,太遥远,太不可能……

只是真的不可能吗?

“只要敢想敢做,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钱可以慢慢积累,谁都不是天生都会做生意,在这条道路上必须慢慢摸索。明太祖朱元璋可以从一介布衣成为万人之上的帝王,我不敢媲美那位老人家,但他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万事皆有可能,只看你敢不敢去想去做。”辛安冬一笑,脸上的两个小梨涡若隐若现,稚气未脱的少年认真问自己的母亲和三姐:“大姐和二姐还等着我们去救,看不起我们一家人的豺狼虎豹还守在门外,我们难道不该拼一把吗?”

辛文芳红着眼,颤抖着手将辛安冬的小脑袋抱进怀里,大颗大颗的泪珠打在他垂落的手背上,辛安冬紧紧抱住母亲的腰,深吸一口气抑制住快到喉咙的哽咽。片刻,母亲将在一旁不断抽噎的三姐一起抱进怀里,无助的母女(子)三人在这一刻将心紧紧贴在一起。

下定决心的辛文芳一改优柔寡断的性子,将龙虾进货的事从辛安冬这里包揽过去,而且她亲自跑了几个邻村,趁热打铁的又定下了两家,龙虾的货源从此不用再担心。

也因此,辛家从只在中午卖龙虾,变成了中午和傍晚同时卖龙虾,这样一来,挣的钱何止是翻倍。而那些又想要跟风学辛家做傍晚龙虾生意的摊主们闹了个大笑话,一是他们本来就没生意,二来龙虾因为刚捕捞出来没有吐泥沙不干净,做成小龙虾的口味自然大打折扣。尤其再同辛家的一对比,高低立现。

现在最要紧的是赶快找到店铺,为这事,辛安冬陪着母亲在清水县大街小巷来回转了三天,店铺的地理位置,店铺的租金,客流量等,这些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用来挑选店铺的因素。然而好的铺子不是早就被占,要么就是租金太高,以目前辛家的实力负担不起。

被铺子的事急得嘴角长了一个燎泡的辛文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辛安冬也觉得自己当初将开龙虾馆的事想得太简单了,单是租一个合适的铺子就已经死了他不少脑细胞。

“冬子,我说的话你刚才听见没?”佟正浩不满的用笔戳辛安冬的胳膊,“你又走神,还把不把我这个老大当回事,我说的话你当放屁是吧?!”

正在想事情的辛安冬无奈的扯下他的笔,对佟正浩模仿兰老师说话语气表示接受不能,他最近因为作文大赛的事提前回到学校,家里的龙虾馆还在筹备中,他哪有闲工夫陪佟正浩翻墙偷柿子。

“佟正浩你多大了能不能别那么幼稚,翻墙出学校就为了偷人家几个柿子?你表哥买柿子的钱都舍不得给你吗,用得着你一副馋嘴样地偷人家辛辛苦苦种的柿子树?”

佟正浩哪是馋柿子,他就是一天不上房揭瓦屁股上就像长了个弹簧不得安生,他在国外能干什么,除了学习就是跟父母进冷冰冰的研究室,每天在那样浓郁的学术氛围下没说长成爱学习的天才少年,这丫反而向极端发展,直接变成了多动症儿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