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寻找生命之源(1 / 2)

加入书签

伴随着一阵疼痛,大脑清醒了不少,我赶紧照大舅所说,朝着身前吐了几口唾沫。

还真是“唾沫到病就除”,耳旁萦绕的声音不见了,飞来飞去的白裙子仙女也不见了,再看郝民圆他们,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应该是被摄了魂。

“朝……朝他们吐几口唾沫!”一侧的大舅呼吸急促,脸上满是血。

“大舅,你……您的脸?”

因为满是血,也看不出大舅此时脸上的表情,只见他一声苦笑,声音微弱地说:“放心,大外甥!这是黑狗血!”

我点点头,也不敢再犹豫,赶紧猛吸一口气,朝着几个人一通乱吐。

朝人吐唾骂,原本是对人极不尊重的行为,我老家那一带还有句俗话“骂人长痣子,吐人长痦子”,小时候一看到有人脸上长着痦子,便自然而然地想“他肯定经常吐人”。

郝民圆他们几个迷迷糊糊地坐到了船板上。

“刚才……刚才出啥事啦?我……我好像看到病重的父亲啦!让我好一阵难受……”

另外几个刑警也争先恐后地想讲述刚才一刹那的所见所感。

“宋老先生,你的脸……”

“没事,是狗血,大家赶紧闭上眼睛,双手用力捂住耳朵。”

大舅呼吸越来越急促,这句话几乎是大吼出来。

他们也知道此处非一般地方,赶紧照做,我在闭眼的一瞬间,瞟见头顶的岩石上挂着数十个锈迹斑斑的青铜铃铛,每个铃铛都有小孩拳头大小,这里可是地下,也不知道哪来的风,所有的铃铛像是动画片《葫芦娃》中的画面,左摇右摆,但并没有丝毫的声音。

我也赶紧闭上眼睛的同时,双手死死地捂住了耳朵。

过了大约五分钟,感觉有人轻轻拍了一下我的手。睁开眼,就看到大舅似笑非笑地看着我。

郝民圆他们也都汗流浃背,一遍擦着额头的汗珠,一边问刚才是怎么回事。

“这是远古时期的摄魂阵!我也没想到冥河上真有这种阵——这都过了几千年啦!”

我想到那些锈迹斑斑的青铜铃铛,忙问:“大舅,是不是那些铃铛在作祟?”

大舅点了点头:“据说这种青铜铃铛发出的声音,可以摄人心魄……或许后来的茅山道士用的三清铃便源于此吧……”

三清铃为道士作法事中的重要法器。

又名帝钟、法钟、法铃、铃书。由于道士学模拟它的声音,俗称师公钘或钘仔。一般高约二十厘米,口径约九厘米,用黄铜制造,有柄、铃内有舌。

柄的上端称作剑,呈“山”字形,以象征三清之意。《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谓手把帝钟,掷火万里,流铃八冲是也”。以为具有降神除魔的作用。

法师常以单手持,在作法时按照一定节奏摇动。《道书援神契.帝钟》记载“古之祀神舞者执铙,帝钟铙之小者耳”,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古代祭祀时,跳神的巫师手里拿着一种叫做铙的乐器,而帝钟就是按比例缩小的铙。”

郝民圆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物,却也被大舅一席话惊得脸色发白。

“宋老,你说是……是挂在洞顶的青铜铃铛让我们产生幻觉?”

大舅微微点了点头,眼神始终盯着水面:“准确说,是那些青铜铃铛刺激了大家的脑神经。”全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