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水底的光(2 / 2)

加入书签

“真有这种可能啊!咱们来的不凑巧,之前正好下过一场大雨,所以水面涨了不少,如果咱们是旱季来,山洞里的路看得应该更明显。”

“行啦!到底是不是路,咱们进去瞅瞅不就得啦?”

郝民圆双手一拍,人已经大步迈了出去。

我刚想跟着过去,就想到了几头毛驴:“那这几头驴子咋办?”

郝民圆转身朝我微微一笑:“笨啊!如果路就在里面,驴子也就用不上啦!就放了呗!这种畜生认路,会沿着原路回去的。”

也是!我苦笑一声跟了上去。

这洞口,比之前的洞口小得多,只有水边不到半米的空地可以插脚,想转个身都难,我真怕郝民圆判断错了,几个人被困在里面。

应该是之前在另一个山洞里的可怕经历刺激着大家吧!从靠近山洞的那一刻,所有人脸上都紧绷着,郝民圆甚至掏出了匕首。

小心翼翼地沿着河边走了大约一百米,山洞哗然开朗。

我身后的小何还打趣道:“咱们不会找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了吧?”

想想,还真有点像,不过洞外没有桃花林。

大概当年陶渊明在写桃花源记之前,应该有我们这样的经历吧!

脚下宽敞了,走起来也就没那么累。

又走了大约三百多米,本以为马上就要看到亮光了,谁知凭借着超常的视力,我看到河流的尽头竟然是青褐色的岩壁,两侧也没有路——山洞到头啦!

这是什么情况!

我们刚才分析的都不正确?

可是绿色的树叶又是从哪来的?

又走了几十米,他们几个也看到了尽头的岩壁,都是一脸茫然。

“怎么没有出口?”

“水……水真是从地下流出的?”

山洞的尽头又是个水潭,水像是沸腾了一样,源源不断地从潭底冒出来。

“不会和武侠电影中的桥段一样,这里有扇暗门吧!”

吴宇辉喃喃地说。

如果换做其它时候,这话会引起大家一阵哄笑,可此时没人觉得好笑,因为除此之外,谁都没有更合理的解释,水里的绿色叶子到底哪来的呢?

吴静涵和小何还真的凑到石壁前到处摸了一阵——也实在逼得别无办法。

水潭约有五分之一仅靠石壁,我绕着潭边走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几乎每一处岩壁都仔细看了,别说出路了,就连篮球大小的窟窿都没有。

正当我以为这里绝对不可能有路时,视线无意一瞥,发现水潭一角约有三平米左右的水面,和其它水面颜色不同。

其它地方水面呈深褐色,只有这几平米水域呈暗黄色,仔细看,似乎水下隐隐有光。

我下意识抬头望了一眼头顶,洞顶漆黑一片,外面的光亮绝对照不进来,那么这几平米水里的亮光又是怎么来的呢?

确定光不是从水面外射进来,那就是来自水里……

这就奇怪了。

错觉?

又仔细瞅了几眼,确定水里的确有淡淡的黄色光晕照出来,就好像水底有个开着的大号手灯。

这里可是荒郊野外,不敢说百分百没人来,至少算得上人迹罕至,山洞深处的水潭底下怎么可能有个手电筒呢!更何况还是开着的。

除此之外,难道是某种会发光的鱼类?或者是个巨大的水母?

水母倒是可以发光,可都是生活在海洋里,也没听说过淡水里,有类似水母的动物啊!

难道……

我自觉的头皮一麻,暗骂了一声自己真是笨呐!怎么忽略了最应该的可能呢——这就是自然界的光啊!或许这片水域后面就是洞外,阳光照到洞外的水面上,穿透了进来。

这么一想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赶紧把其他几个人喊过来,指着那片水域,把想法简单一说。

他们视力没我好,只能隐隐看到这几平米水面和周围颜色不同。

“如果刚才咱们分析的对!因为之前那场大雨,把洞里的路掩盖了,那么这地方很可能就是出口,也就是说,我们潜水过去,就可以到达山的另一面。”

郝民圆点了点头:“兄弟说的有道理啊!看来这一切都是有人设计好的——可是……可是咱们也没带潜水设备,怎么过去呢?”

终于轮到我当一次老师,心中一喜,忙解释道:“一般情况下,光照能直着穿透十米的水,十米往下,光线就很暗了,再考虑到这里是山地,考虑进大树和水边的绿色植物,我估计从洞里的水面通到洞外水面,不会超过六米。”

“六米?”

几个人互望了一眼,依然面露难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