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纳斯达克的上市钟声】(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这个公司的重新搭建的过程了,包括让这支团队尽快的熟悉我们目前的游戏,并且迅速的上手进行开发。要说这支团队的配备真的很齐全,从游戏策划到脚本的撰写,等等等等,都一应俱全,真的是省了我不少事。

只是当我跟他们说明对于游戏开发进度的问题一定要严格保密,并且我会拖延游戏上市的速度的时候,他们表示了不解。

我也不可能跟他们多解释,只是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商业决定,让他们照办而已。

最终这支团队的协调性和职业性表现的很充分,既然老板要求,他们就表示了严格的遵守。换句话说,反正亏钱的又不是他们

时间过的很快,通达上下内外协调,一切顺风顺水。

胡治被发配到了山东,跟吴吉生配合的相当的好。吴吉生甚至在胡治去了不到一周的时候,就给我来了电话,电话里说我派去的这个胡治,跟我实在太像了,也是那种待人接物的时候喜怒不形于色,即便心中波澜壮阔脸面上也是没有丝毫起伏的人。而且,他的聪明还在于对销售策划细节的部署之上,在他手下,几乎每个人都充分的发挥了效用,利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最佳的处理方式。

又过了半个多月,吴吉生再次给我打来了电话。

哈哈哈哈,石磊,我真的很是妒忌你啊。就连你一个手下都这么出色,你的通达难怪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吴吉生很高兴的样子。

我笑了笑,不对吧,吴哥,你这么高兴肯定不光是因为单纯的替我高兴吧

吴吉生又笑了,哈哈哈,你这个精的跟个猴儿似的家伙,什么都瞒不过你。是胡治答应了帮我做一个公司内部的整改。你说也奇怪哈,这小子观察了不到两天,就给了我一个方案,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让我公司的几个中层各自调换了一下位置。可是啊,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调换,我却发现整个公司内部的效益高了许多,各项工作实施的速度也快了起来,事半功倍,太牛了

我没说什么。这就是一个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人。跟吴吉生这样的大老粗的区别,在我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要是胡治连用人都不知道怎么用,他又如何能够当我给他的大任

而游戏这边的进度,由于这个团队实在是堪称精锐之师,一旦让他们进入了开发的进程,那速度也是一日千里,而且,就如那个猎头公司的副总说的一样,这帮人是绝对的技术疯子,对于每个细节都强调完美,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也是那种发了疯似的不顾休息拼命加班的人。短短一个多月,就将整个游戏原本不够完美的地方迅速的都丰满了起来,很快就已经让人感到了这个游戏的前景广大了。

当然,在对外宣布方面,这个游戏被认为举步维艰,从各类的新闻上,能够看到的,只是这款游戏的进程缓慢,开发完成遥遥无期。而我一开始显示出来的信心似乎在一步步的遭受着打击。从最初的高调宣传变成了悄无声息。

偶尔有记者来采访我,说起这款游戏的时候,我给出的答案也只是游戏的情节上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瓶颈,或者说是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预期的情节所展现的效果,因此开发进程一再受阻。

这让郑承焕非常的焦急,不断的跟我联系,又是电话又是亲自来南京找我,可是,我的态度很明确,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投资变成打水漂,对于目前的局面我也非常的痛心疾首。

郑承焕提出想要更换全部的技术人员,我则直接说了一句,没问题,不如这样,郑大哥你追加一千万的投资,我把大股东的地位让给你,决定权也交给你。剩下的,你来操作,我作为投资方进行观望。

这让郑承焕很难堪,他有些担忧地看着我,石磊,我怎么觉得这里头越来越不对了

我摇了摇头,做语重心长状,郑大哥,不是我在这儿推卸责任,而是这支团队不是说他们有多好,但是毕竟也有那么多年的开发经验。也许,我们能够找到更好的开发团队,但是,一支新的团队接手一个开发到一半的项目,其熟悉的过程就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而且,我们还不知道他们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目前这个项目,就算进入比较快,他们是否能够有足够的能力突破这个瓶颈也未可知之。两头都是赌博,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开除现有的团队,就会让很多的业内人士对于我们公司的做法感到不满,到时候说不定是个得不偿失的局面。权衡起来,你自己想想,到底赌哪头比较好

听到我这样的话,郑承焕也知道说的是实情,于是也只能垂头丧气的接受我最终的决定。

就在我跟郑承焕这次谈话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十一加九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申请被通过,并且将于下周一正式挂牌上市。

这样的一个利好消息,多少也打消了郑承焕的一些疑虑。

这一周过去之后,我被邀请去了美国纽约,在周一开盘之前,敲响纳斯达克开市的钟声。

当我站在位于华尔街的美国证券交易所的大楼门口的时候,我由衷的感觉到了一种万众瞩目的感受。

那不断闪耀着光芒的照相机,还有那些金发碧眼的攒动人头,都让我油然而生一种自豪以及骄傲。在我从前的概念里,从未想到过作为一个商人也会拥有如此的荣耀。可是,美国人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他们让我明白,什么叫做经济至上。

美国人很有趣,不像中国人会在一个仪式之前搞很多的花样。他们在敲钟之前的工作几乎算的上是寒酸,仅仅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进行着几位简单的安排工作。

在这种时候,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恐怕是要邀请许多社会名流,以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场,一起感受当时地氛围。可是,当我仅仅是提出我要带着我的未婚妻王茜到场的时候,美国人甚至都有些犹豫。这是一个纯粹的商业仪式。而我却要将我的家庭参杂到其中,这是他们所不能习惯与接受的。

但是,当我告诉主办方,我将会在这个场合向世界宣布我会择日与王茜完婚的时候,他们突然就纷纷报以了热烈的掌声。并且,从他们的相互交谈之中,很多人都表示了对于王茜的羡慕和祝福,他们将这看为极度的浪漫之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