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二十八章 做人要厚道

郑英洁,这位清闲了六个月的秘书,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见到了李思明,她似乎找到了组织微星半导体不再是她一个人形影相吊。

李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开工啊郑秘书麻利地为李思明倒了一杯茶,问道。

开工很快了,美国it的苏博士在春节前就会过带几个助手过来,明年夏天会有相当一批留美中国人加入我们,到时候我就不太担心人手不够了,这也是我的一笔极划算的投资。崔经理也在招人吧李思明问道。

是的,第一批研究人员将在下个月报道,听说都是挖来的。

没办法,适合我们的人大多在国外,你知道,国外的环境要比国内好得多,我们只能靠诚意和不落后于国外的待遇和工作环境去吸引人家过来帮忙。国内各机构的我们又不能太逼人太甚,只能东挖一个西挖一个。李思明道,如果钱可以买到一切,我愿付出我的一切

我一直在想,你为什么会不拍电影,离开好莱坞呢这让人很难理解。

呵呵,你可以慢慢了解。拍电影不过是一种手段,对于我来说是不务正业,国内以前不是有人这么说吗这方面的荣誉还没有拍电影挣的钱让我开心。李思明道,你有过梦想吗

梦想当然有

说来听听李思明笑着问道。

我郑英洁支支吾吾,没有说出来,这脸有些发红,她一个女孩可没有什么伟大志向。

李思明看着她一副为难的样子,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明白了。

哦,是我唐突了,这个是私人问题李思明笑了,你小时候一定听过看过一些童话故事,想做灰姑娘之类的,然后长大了点,希望遇到一个天下第一等的男朋友,最后跟爱情里说的一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你知道我曾经是拍电影的,电影剧本里通常都是这样的桥段

无可奉告郑英洁咬紧牙关,不置可否。李思明看来真猜对了。

我也有过梦想这个梦想从来就不曾改变过,事实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人只想拥有一套房子,有人只想拥有一辆豪华汽车,有人想轰轰烈烈,但也有人只是想平平安安地过一生。这都是无可厚非,谈不上谁更伟大谁更高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梦想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动力所在。李思明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思索,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我就有这个梦想。

什么梦想

让科技插上自由的翅膀李思明立在宽大的落地窗前,眺望着远处的深圳湾,似乎也想飞起来。

郑秘书看着李思明挺拔的身姿,她似乎有些理解了,但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她关心的问题,她只不过是个普通职员而已,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对自己的上司来说,就足够了。

你知道我们的徐副总裁曾经有过什么梦想吗李思明问道。

什么梦想

他曾经想能在北京城里某家工厂当一个工人,每月能拿一笔不高不低的工资,过得不好不坏,找一个不好不坏的老婆,就知足了。李思明道,看郑秘书想笑的样子,你们香港人不理解,你们认为我们当年狂热,我们却认为我们真诚,我们曾经愿为这个梦想愿意付出一切。然而现实总是让人意外,这个梦想破灭之后,人人都变得实际起来。徐副总裁想当个工人,袁副总裁想上大学然后捧上铁饭碗,只不过是他们想摆脱开荒种地境地的良好愿望而已,没人笑话他们,因为大家都这么想的,只是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些愿望太难实现。

可是现在他不是比以前更好吗至少管理一家公司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

对,他当然很强,不过他失去的更多,算是苦尽甘来吧,要是机遇太差,那就另说了。嗯,不跟你谈这些,咱们有代沟沟通有问题。

有代沟郑秘书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没郁闷地跳楼,你只不过比我大三岁,哦不,八岁

到底是三岁,还是八岁,你要搞清楚李思明笑了,细节决定成败,你也是这么认为的。虚报数据可不是一个好现象哦

这是我的权利郑秘书是个女人,而且就快要到了尴尬的年纪,女人的年龄是具有相当于国家机密的水准,即使是自己的上司,她也不愿意实话实说,你如果真想知道,可以去找崔经理嘛,他那里有所有人的资料。

我的好奇心可没那么重李思明道,陪我去看一下我的宝贝

李思明所说的宝贝,并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花大力气弄来的各种科研设备,大部分是日本和美国,还有一小部分是德国和法国的,那两条研究用的小型工艺线和一条正式的生产线,是日本的,具有相当的水准。之所以要用弄字,就是为了说明这个过程是相当的不易,虽没有坑蒙拐骗,但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这要感谢渡边三郎这位日本友人了,在半导体行业,日本人在产业化要做得更好一些,美国人要在基础研究方面更出色一些,在如今这个年代,日本人和美国人代表着科技创新和进步,尤其是方兴未艾的半导体行业,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渡边如此的卖力,是有企图的,当初也只是因为私人友谊和分一杯羹的心理参与的。可是到了最后,李思明等人的摊子越来越大,大有吞下一切高技术装备的趋势,描绘的蓝图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伟大,如果他没有更大的想法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李思明曾经许诺,会在香江电器公司中的股份之中,让出一成的干股给他,以报答他为此的付出。不过,渡边三郎本人内心之中更希望在微星科技之方面获得一些股份,只是他一直忙着,李思明又一直在美国忙着挣钱李思明挣的每一分钱,所以渡边都很清楚,李思明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曾智只不过在外人看起来风光的很。

渡边三郎一边是没有机会跟李思明谈一谈,一边是因为他对李思明有些畏惧他连这条命也是李思明救的。更何况,要不是李思明,渡边也没有今天,他有些不好意思。渡边三郎今天正好也在公司,听说李思明来了,他思索了再三,准备找李思明谈一谈。

阿明,我有一件事想找你谈一谈他找到正在十楼东瞅瞅西瞧瞧的李思明。他成了李思明这个配置不错的办公室的第一位客人,如果他算是客人的话。

哦,好啊李思明看到这位表情严肃得头顶已经更加稀疏的国际友人,答应道。

办公室内,郑秘书贴心地为渡边送上一杯红茶,她是一位观察力挺不错的人,能很快知道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习惯,所以说她是一个称职的秘书,至少目前看来还不错。她一直对李思明等几位高层管理者很好奇:曾智曾老板出身大富之家,却没有架子,跟这几位称兄道弟,比亲兄弟还要亲,跟她印象之中的公子哥完全两样;徐子健张华和袁侯三位副总裁也是没有什么架子,他们更像是创业者,几人之间也是亲密无间,三人没拿曾老板当老板看;更奇怪的是渡边这位日本人,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腔中国话,不知道还以为是地道的中国人,此人的来历有着不同的版本,最流行的说法是此人曾经是侵华日军,手上沾着中国人的血,为了谢罪而投资中国渡边很冤枉,他只不过长得过于成熟而已,五十还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