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独家新闻(1 / 2)

加入书签

第四十一章 独家新闻

办公室里,李思明和曾智正在商议事情。

银都机构的林先生来拜访。他今天看上去精神抖擞,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人看上去也仿佛年轻了十岁。他当然高兴了,自己没干啥事,香港本地票房直线上升,分成自然是没说的,另一方面大陆还没上映呢,这又是一大笔收入,换句话说这也是政绩。

哟,林先生,今天精神不错曾智打趣道。

当然,拜二位所赐这些日子心情不错。林先生道。

心情不错,应该发个红包什么的,光口头感谢算什么李思明道。

就是嘛曾智起哄道。

我在想,一次赚点钱不过隐,要是每年赚它几次就好了

你就知足吧。李思明道,我还想赚钱呢,钱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光想有什么用,要是有用,全天下人都皈衣佛门,面壁十年冥思苦想就行了。

这个小李啊,这个你们现在难道不开工吗人家都是一个月一部电影,咱们可以合资拍片,有钱一起赚,这样风险也能分担一些,考虑一下如何林先生一脸希冀。

你看那个什么露出来了李思明打趣道。

两位,痛快点,给个答复吧林先生掏出雪茄烟一人发一支,连一旁闲着无事的小刀也发了一支。

林先生,实话告诉你,我们不准备在香港拍片子了,我们准备去好莱坞发展李思明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们胃口挺大的嘛林先生惊讶地道,真可惜那里可不是香港,你们可得认真考虑一下。他本来想和李思明合资拍片,这要的收益会更大一些。

这个我们早就决定的,那里更适合我。李思明道,没试一下,怎么就知道不会成功呢

这也有道理。可是你们资金有吗林先生问道。

林先生,你不是外人,说实话资金上还差点,我们看上了一家好莱坞电影发行公司,这家公司因为要争取我们片子北美的放映权,跟我们有过接触。这家公司的老板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的,跟我们家是多年的生意伙伴,想从娱乐业撤退,想转让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其实最主要资产是在美国西部拥有50多家电影院,我们想盘下。曾智道。

好莱坞也是一个比较排外的地方,但是他们并不排斥外来投资,对于李思明来说,要想在美国发展,就必须拥有一家电影公司。

你们缺多少钱林先生问道。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钱只够下一部电影的投资,海外的收入还没收上来。而收购这家公司大约5千万美金。曾智道。

如果林先生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和我们联手,如何李思明道。

风险太大,关键是你们如何能保证你们以后投资的电影能够卖座林先生沉吟道。在商言商,花五千万买50个电影院,在美国也算是一笔比较合算的买卖,他虽然很看好李思明的导演才华,但是这个风险还是太大,况且这笔钱数额太大,不是他所能决定的。

这个我当然不能保证,如果林先生的公司可以以小股资金参股,一旦收购完成,这些电影院完全可以保值的,这样风险也是蛮小的。李思明道。

这个,让我回去商量一下林先生道,不等李思明回答就匆匆而去。

这人也太性急了吧曾智道。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朋友要是多了路变得比较好走。就在李思明和曾智为钱发愁的时候,一个叫渡边三郎的日本人来了。渡边三郎现在生意做得挺不错,在李思明指点他做方便面生意之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生意越做越大。现在他卖方便面的钱他已经看不上了,有了资本就一山望一山高,两年前又做起了奢侈品的生意,按照他的话说,除了军火和毒品,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这些年来,渡边三郎来香港多次,但是曾智对他从没什么好脸色,他却毫不在乎。每次来香港,都会登门拜访,送上日本特产,面上的功夫做得足,弄得曾智也不好赶他出门。曾智认为,这个日本人在中国什么没学会,对中国人比对他的同胞了解得更透彻,这脸皮练得却比长城还要厚实。

别用那样的眼神看着我,我是来看阿明的,又不是看你的。渡边三郎一露面,就将曾智要说出的话给逼回去了。

原来是外国客人来了,欢迎啊。要不要检阅一下三军仪仗队李思明开玩笑道,这个眼下穿得人模狗样的日本人,十年前却是一个十足的可怜虫,现在早就已经发福了,白白胖胖的四方脸上,架着一付金丝边眼镜。但是岁月蹉跎已经在他的眼角留下了印记。

阿明,你就别拿我开涮了。我想见你一面可不容易神龙见首不见尾。渡边三郎笑道。

你这个大富翁亲自见我们这个小人物,真让人受宠若惊,是不是准备给我们捐点款啊李思明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