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守城六》(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八十九章 守城六

分明已是半夜二更时分,但此时伸手不见五指的凌州城中却半点也不安静,城头响了近一个时辰的金鼓声让合城百姓心中惊疑不定,纷纷在心中揣测着是不是该死的吐蕃人卑鄙的动了夜袭,心中沉甸甸的睡不着,就有那一等心急的百姓索性穿衣起身,等待必定会随之而来的征召。

但是直到声声催人的金鼓声彻底结束,不仅他们预想中的征召令没有下来,而且竟自城楼上热闹的很,但屋外的街道上却是一片寂静。

既然没有征召,就说明战事并不太吃紧,城民们心中疑惑的同时,心底却也长出一口气来,至此,身心俱疲的他们才感觉到浓浓的困意,在各种揣测战事的嘀咕声中,深夜中的凌州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只是,与城中各坊区的百姓们不同,凌州府衙内此时却有一个惊喜之极的呼喊声在静谧的夜空中传布极远,郑公子,郑公子,这个身穿下层青色官衣,疾步跑动中的吏员此时明显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以至于还在大老远他便对着唐离的房间叫喊不停。

因已知道今晚的计划,府衙中那些值守的吏员们也没心思睡觉,都在亮着烛火等待郑公子这个奇思妙想草人借箭计的最后结果,此时听这吏员惊喜的叫喊声,他们已是知道了答案,心下一喜,口中吐出一口气的同时,脚下却是不约而同地起身拉开房门向唐离宿处而去。 守城坚持了两天,毫无还手之力的被吐蕃人压着打,众人又是忙碌又是担忧,心中早憋闷的很了,此时有这么个机会沾沾喜气,泄泄心中的郁火儿,也是一件大快意事。

等那报信的吏员跑的近了。 才现唐离的房门早已打开,而无论何时总是衣衫雅洁地郑公子早已在门前等候他的到来。

成了。 草人借箭大功告成了,气喘吁吁地跑到唐离身前,那吏员一时惊喜之下也忘了行礼,也没注意到身后随他而来的其他吏员,顾自直嚷嚷道:吐蕃人中计了,前后持续近两个多时辰,据刚刚草草清点出的数字。 此次草人借箭共获箭十二万支有多,兵马使大人命在下来给公子禀报好音,还说此次借箭乃是公子功,等敌退之后必专折奏报朝廷为公子请功。

十二万,报信人后面的话并没有多少人听清,那些随行而来听好消息的吏员们先听说吐蕃人果然中计时已是心下大喜,及至再听说获箭十二万有余,更是再也忍不住的欢呼出声。 忍了两天一直被人打,此时终于有这么个机会扬眉吐气一下,又有谁不欢喜,当下就有一个吏员笑着重重啐了一口道:腥臊泼赖的蛮子,尽自野蛮,终究脑袋还是不够使。 看咱们守城缺箭,他们可就巴巴地送来了,看他们这争先恐后的样子,竟生似怕自己死的不够快。

这声骂惹来众人的一片轰然而笑,其中更有一人长叹声中接道:十二万支箭就是城中铁器作坊全力开动,至低也要半月才能造的出来,有了这十二万支箭,我老刘总算也能睡一个好觉了要不,明天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城楼上厮杀的军士们交待。 菩萨保佑,实在是菩萨保佑。 不消说。 这说话的就是那个专司弩箭供应的胖子吏员了。

虽说有上天照应,这也是郑公子计好。 要不,你老刘就准备掉下这一身肥肉吧,黑暗中,也不知是那个吏员地接话让众人一时醒悟过来,当下纷纷凑前了几步,向正自微笑着的唐离拱手道贺不绝,虽然前后间隔不过十来个时辰,但此时这些满脸欢笑的吏员看向唐离的眼神中已满是钦佩,那儿还有半点儿轻视的意味儿。

草船借箭的改良版大功告成,一举解决了目前守城最紧缺地弩箭问题,唐离也是满心欢喜,拱手答谢众人,乱纷纷的闹了一会儿后,见场面气氛渐次安静了下来,没能亲上城头的唐离向那吏员道:难得大家高兴,你且细说说。

是,那吏员一声轻咳后,随即眉飞色舞道:遵公子令,从今个儿下午开始直到晚上,合城百姓共赶制出了两千七百多个草人儿,都用绳子系好后,等天一黑定便由民夫们转运上了城楼,赶着也是天公做美,今晚这星月无光的,草人一套上早就收拾好的军衣,不说隔的远,就是五步之外也难分的清楚。

这吏员口齿伶俐,引得其他人都不自觉的围在了他身边,细听其中的经过,等一切安排妥当,离子时也就不远了,李将军又嘱着大家等了小半个时辰,这天寒地冻的,城下吐蕃营中早已睡地熟了,直到咱们绳系地草人都放下城头三分之一远近了,那些缩在帐幕里围着火堆的值守吐蕃兵居然还没现。

没有现

军马使大人一看这不是个事儿,就让一个军士从城头扔了一块儿擂石下去,口里还拖出一声惨叫来,别说,这招儿还真好使那些吐蕃兵立即就有了动静儿,先是出来一个,然后就是一群,再然后牛角号声就响了,不多久,下边就跟炸了营一样,乱糟糟地那叫一个热闹,不过吐蕃人反应还真叫快,刚刚没一会儿,嗖嗖的羽箭就射过来了。

然后呢

然后然后咱们就攥着线躲在城跺子下边等。 一边等一边口中惨叫不停,说到这里,那吏员又是嘿嘿一笑,伸手不见五指的天气,吐蕃人攻上来是不成的了,他们只能从城头插着的火把上看到咱们凌州城墙上爬满了黑影。 感情这些吐蕃蛮子想着咱们定是被围地急了,走投无路的想要破釜沉舟从城楼上吊人下去偷营,我们在上边惨叫的越厉害,他们在下边射的就越高兴,隔着这老远,我都能听见他们在下边鬼哭狼嚎的声音就没断过,那叫一个得意。

吏员说到这儿。 又引得围听的人轰然而笑,就这样咱们叫着。 他们射着,来来回回持续了个多了时辰,李军马使大人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因就吩咐军士们慢慢收声儿,咱们的惨叫越小,吐蕃人鬼哭狼嚎地声音就越大,直到李兵马使吩咐把草人都拉起来的时候。 吐蕃人地欢呼声怕是隔着十里外都能听见。 却不知道咱们兄弟们忍笑忍的多辛苦。

你是说吐蕃人还不知道咱们现在用的是草人,听那吏员说到这儿,唐离因插话问了一句道。

不知道,天黑成这样儿,吐蕃人也就只能看个影儿。 再说,草人刚一拉上来,李将军就嘱着军士们改惨叫为大哭,就我刚才下来的时候。 上边还正哭的热闹。 倒是下边的吐蕃人高兴的很,粗粗讲完了事情经过,这吏员说完最后两句时,已是先自忍不住地笑了起来,他一笑其他人更忍不住了,一时间场面真是热闹的紧。

知道李光弼肯定是想借着草人借箭的事儿再做生。 只是此事到现在已经出了唐离的职守范围,他也就没再多想,又等了一会儿等场面安静下来后,唐离才一挥手肃容道:今晚吐蕃兵以为重创我凌州守城军力,明天一早必定想趁机一鼓作气的攻破城池,所以明日一战必定惨烈无比,守城自然有李将军,但仗一打的烈了,物资消耗就快,这点儿咱们不能不预做准备。 明天大家多辛苦些。 各项支应的总量在今天的基础上再提三成以备不时之需。

草人借箭地成功实施,除了使凌州守军多出十余万弩箭外。 一个更直接的副作用就是使唐离以最快的度获得了这些吏员们的认可,与上午借助军法威压不同,现在这种认可却是实打实的自心底,是以唐离这一说话,心气儿正高的众人都是凛然而遵。

好,只要有这个精气神儿,何愁凌州不能坚守,接着室内烛火地光亮将身前这些吏员一一扫视过后,大感满意的唐离略提了三分音量道:柳七。

在,应声的正是白天那个瘦子。

今日下午,李怀北已同意出奚人八百子弟上城助守,明天一早,你亲领这些人上去,怎么安排自有李将军调度,但你一并告诉咱们在上边负责支应的人,对这八百奚人,在各项支应上一定要做好,吃穿用度,被盖取暖等物凡有一项怠慢处,休怪我以军法办他。

见那素来软硬不吃的李怀北这下子居然一下就交出八百人来,原本白日里还等着看笑话儿的瘦子柳五满脸吃惊的看了唐离一眼,至于其他那些吏员都是久在凌州的,又岂能不知道其中的关碍此时见唐离上任不足一日就办下这么件难缠的事儿,心底惊异之余,这位郑公子在他们地眼中就显地愈高深莫测了。

唐离却没心思猜度这些人的想法,吩咐完瘦子柳五后,他便随即道:张公度。

约花了柱香功夫,唐离一一分派完毕,见众吏员都四散而去后,招手叫过刚才前来报信地吏员道:说不得又要劳烦你了。

守城抗敌,匹夫有责,何况我还吃着朝廷的禄米,那吏员重复了唐离日间在城头的名言后,随即一拱手道:公子有什么事儿,但请吩咐就是。

好,当此之时听到这样的话语,唐离也倍感提气,伸手拍了拍这吏员的肩头道:你这就去城中找些读书人,着他们把今天晚上的事儿写成曲辞,明天一早就交给梅七姑,着她拨出一组人来在城内各坊唱奏,对了,告诉那些写辞儿的,这曲辞要通俗易懂,多用俚语。 少用典故,总之,要让那些没念过书的人也能听懂。

草人借箭之事李将军,闻听是这么个吩咐,那吏员迟疑了一下后道。

兵马使大人这是要瞒着吐蕃人以备后用,瞒着自己人能有什么用如今四城堵地死死,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还怕有人泄了机密,抬手又拍了拍那吏员的肩头。 唐离微笑道:这两日守城,百姓们付出不可谓不多,如今有了好消息也该让他么知道,如此既是让他们高兴高兴,也是给合城百姓提劲儿,这样以来,咱们再办支应也更顺手儿。 更能得了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