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械斗〈二〉(1 / 2)

加入书签

唐离驾车往宫中教坊司而来,朱雀大街上正械斗的热闹,京兆府衙门处也是颇不宁静。

白眉陈展刚见过前来传话的唐三,还不等他说话,就见一个公人急急的走来通报,言说韩大人急召。

着人将唐三送出,陈展疾步来到后衙,那正背手踱着方步的韩朝宗见他来到,当即开言道:刚收到传信儿,朱雀大街上王节帅藩邸前有人闹事儿,你速带了公人们去弹压住,那地方往来的官宦多,生使人见了,又是京兆衙门的错处儿。

陈展自十八岁入公门,这多年也不知侍候过多少任京兆尹,尤其是韩朝宗来历不同。上任后对他依仗颇多,所以二人间关系相处极好。

见上官说的是这事儿,陈展倒是半点不急,自在旁边的胡凳上坐了,迎着韩朝宗的眼神道:大人,此事我已知道,但咱们却趟不得这趟浑水。

韩朝宗见听小吏回报,还不知其中原委,闻言一愣后,却不说和衣而卧,定住步子看向陈展。

大人可知在王忠嗣藩邸前闹事的是谁陈展白眉耸动间道:正是别情楼的那伙子人。

唐别情口中念出这三个字,韩朝宗益发的不说话了。

这些十镇的兵八爷们跋扈的惯了,寻常人家见了他们躲还来不及,有谁敢这样寻上门去闹的更不说厮打械斗了,此事不消说。定是唐别情的手尾,挥手让一旁侍候的下人上茶后,陈展续又说道:好歹也打过几回交道。唐别情这人大人还不知道此人不是个好惹事欺人的,但也最是个不能吃亏的,说来是一榜状元出身,但有人真欺到他头上,什么温良谦恭让统统被他丢到一边儿去,心狠起来没个边儿,崇仁坊中敢放火,几十条人命说杀就杀得干净。他这号心性,又岂肯白吃了上午的亏

放开手来在胡凳上坐下。韩朝宗苦着脸点点头。

接过来人递上的茶盏,陈展仰头喝了两口后续道:别情楼用的可是唐离的字号,先不说这是个泼水般进银子的地界儿,单是那些兵八们如此闹腾,就等于大耳刮子抡在唐别情的脸上。这事儿他能善罢甘休如今他既着了人去闹王忠嗣藩邸,咱们京兆衙门出去弹压,真个驱散了人,王节帅处未必能落着好儿,还把唐别情全得罪的苦了,得罪了他,不说咱们捕房,大人这仁途八成也算是到了头了。

然则此事纷属本衙该管

是该管,但咱不是没法管吗陈展古怪一笑:大人忽感风疾。头眩不能视事;公人们都去了城郊办案,没人怎么个管法儿再者说。唐别情不是个不知好儿的,上次他成亲时府中出了盗案,尚能替大人弥缝儿,此次大人真为此事遭了弹劾,他能坐视不管镇军跋扈,年年上京总要闹些乱子,回回苦的还不是咱们,恶人还需恶人磨,这次既然有人出头,大人情管到后边躺着,一来还唐离个人情,二来也免得受那夹板气,还能好生出口旧日的恶气。

事已至此,倒由不得韩朝宗不答应,只是看他抚额蹙眉的模样,倒真个似突得了风疾一般,陈展笑着将盏中茶一饮而尽,拱手告辞后便即带着手下公人一股脑儿出城去查那件三年前的无头命案了。

长安皇城外羽林军营盘,权州才子薛龙襄闻报城内发生大规模械斗,正欲提一旅兵马前去弹压,披盔带甲间随意问了一句事情原委。立有知事的兵卒将听来的事情备细说个清楚。

紧着腰间绦带的手明显松了一松,薛龙襄盯住那兵卒的眼睛问道:别情楼,你没记错

千真万确小的还听说,这别情楼乃是新科状元公置办的产业。

狠狠将腰间绦带束紧,薛龙襄腆起威武的将军肚,高喝一声道:来呀,传令下去,除值星士卒之外,羽林六军立时集合往城外野营操练。

听到这一百八十度急转的军令。那兵卒愕然一愣,吃薛将军豹眼一瞪后才醒过身来,行军礼高叫了声:得令,随即快跑出去传令。

敲起聚将鼓,羽林军这次聚军的速度真个堪称为操典范例,不到两柱香功夫,整个羽林六军已循着营房不远的春仪门浩浩荡荡向城外十五里处设置的大校场开拔而去

王忠嗣回京陛见,所带牙兵毕竟有限,但长安城内路见不平的好汉却益发的多了起来,往日跋扈河西陇右的牙兵们毕竟不敢在长安亮起真家伙砍人,竟使场面如此僵持下来,别情楼伙计们小口啜着袖中藏着的养喉果酒,喊冤声着实响亮,而围观者也越聚越多,这其中不乏那些赶了半城路前来凑热闹的,能见到往日威风无限的镇军吃瘪,可是开元,天宝朝不曾有过的奇景儿,好热闹的长安百姓们边嚼着从小贩们手中买来的零果儿,边笑嘻嘻的等着看事情的后续发展,嗡嗡的议论声响彻半城,而别情楼的名号也欲发的响亮起来。

偶有高驾轩车经过,内坐的官员原本还待显一显官威,待一听到镇军藩邸及别情楼几字,只能将刚张开的嘴紧紧闭住,长叹一声后,吩咐车夫绕道而行。

诸般因素搀杂,竟使往日关防最严的帝京长安莫名出现了一个真空,闹的纷纷扬扬的朱雀大街上不说那些盔甲鲜亮的羽林,就是连公差也不见一个。从而成就了这番数十年不见的大热闹。

朱雀大街上闹闹腾腾,宫中教坊司却一如往日般清净。

子美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事儿那有做的完的,该歇息时还应好生歇息才是,宫中教坊司公事房旁边的那间屋子已被辟出为杜甫专用,此时唐离推门而入,就见他正自伏案苦思,遂笑着说道。

见是他到了,杜甫搁笔站起,一丝不苟的行了礼后,才正色说道: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导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宫中教坊司之乐实负有礼乐教化之用,岂能有半点马虎某原不是有个急才的。蒙大人不弃为卑鄙而委此重任,唯有戮力其事,上以有裨益于朝廷,下报大人知遇之恩。实不敢有半点懈怠。

此时的杜甫,身穿一件细绫儒士团衫,袖间雪白的里衬堪堪挽起二指。因未出仁。头上不曾着冠,用簪子挽了一顶文士四方巾,因收拾的齐整,看来也极利落,此时的他再没有当日那落魄的模样。连带着整个人看着也年轻了不少。

唐离原不是个拘礼的人,但面对杜甫,也只能按规矩拱手还礼。

知道与他一说起礼乐朝廷就是个没完没了,唐离听他这一通话说完后,只笑笑也不接话,坐了下来拿过书案上的文稿细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