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初谈(1 / 2)

加入书签

三日回门,今日的相国府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当唐离与李腾蛟所乘轩车到达时,相府门外早有一大堆敷粉簪花的男子及身着五色裙装的女子等候。

李林江甫子嗣众多,除那些外放做官的以外,留京的儿子们全部出来迎接,而他们的妻子并李腾蛟的那些嫡亲姐姐,就是府门前一堆女眷的由来。

回门礼时,注定了是女人们的天下,只见李腾蛟刚一下车,那为数众多的嫂嫂及姐姐们便围了上来拉着她说长道短,在众女眷们咯咯哄笑声不绝的同时,唐离由一众舅子哥及姐夫哥们迎住,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闲篇。

事实果如史书所载一般,太过于强势的李林甫一人占尽了聪明,以至于他那众多的儿子中,却并无一个特别出众者,终日只知章台走马狎妓游乐。便在此时,他们积聚一处,说道最多的依然是平康坊三字。

在府门前喧闹了近三柱香的时间,唐离与李腾蛟才被众星拱月般拥入内宅,其时,李林甫夫妇早已盛装在坐,这免不得又是一番行礼。

礼成,随后便是吃回门酒。并无外客,单是李氏宗亲在坐,就将相府硕大地二进正堂及花厅便厅挤的满满。

似这等回门酒,本就是专为新女婿所设,起哄耍热闹的是新妇的哥哥姐姐们。所以李林甫与宴后说了几句婚姻为人道之大伦如此的话后,便离席而去。

李林甫一走,原本在席间正襟危坐地诸位公子哥顿时活泛起来。一时间高声喝叫往来劝酒,真个是热闹不堪。

勉力支应了半个多时辰。将席中诸客都敷衍一遍后,带着微醺酒意的唐离向李腾蛟耳语几句后借机离席,溜出正堂后往寻李林甫。

老爷正在书房会客,姑爷,这边请,随着一个青衣小厮而行,唐离看着路径,分明便是他以前曾来过两次的书房。

进来吧,李林甫淡淡地声音传出。唐离略整了整衣衫,推门迈步而入。

书房内,除李林甫外还有两人,其中一人年在五旬,清癯的脸上眉眼间长相神情倒与唐离岳父有五六分相象;而另外一人要更年轻一些,望之不过四十许人。于胡凳中端坐地他面容仪伟。从头上那顶翼善冠到身上微泛光泽的极品单丝箩衫子,再到脚下的羊羔皮毡靴。总之他身上所有显露在外的每一件服饰器物,无一不是精工细作考究非常。

见唐离进了书房,李林甫原本正肃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不等他见礼,已是先自招手,指着那服饰考究的中年道:阿离,这位是前御史中丞,朝廷新任的户部侍郎王王大人,你且先见过了。

对王这个名字,唐离可谓是闻名已久,但当此之时,他也只是面上神色丝毫不露,拱手为礼道:见过王大人。

这王神情本淡,只是在李林甫提到朝廷新任户部侍郎八字时,他的眼中才露出一抹稍显即逝的惊喜,随后站起身来,向着唐离拱手还了一礼,口中说了句后:贤相好佳婿后,便又自在落座。

见状,李林甫微微一笑道:王大人素来生性恬淡,见了谁都是这个样了,阿离日后自知,说了这句解释言语后,他才又指着另外一人道:这是我本家五弟,现任兵部侍郎李复道李大人,他空自生了七个儿子,却没一个女儿,素来是最宠爱蛟儿地,你且见过了。

这可是李党第一铁杆儿,听到李复道三字,唐离心下自语一句,向这个一直含笑看着自己的现任兵部侍郎大人拱手一礼:见过五叔。

前些时日,我虽然与王大人出京公干,但侄婿大名却也是早有所闻了,老贺亲点的拔解贡生玉真公主荐引状元才子你那部唐诗评鉴我虽然不曾见,但听说连李太白这狂人都赞好尤其是这一表人才的,难得,着实难得,腾蛟嫁给你也当得上所托得人了,与的矜持不同,这李复道自唐离进门时,便一直盯着他看,随后还含笑点头不已,此时见礼,他也不虚饰,站起身来说了这番夸奖话后,最后才大笑着续道:我这做五叔的没能参加你与蛟儿地成亲典礼,着实愧煞,但侄婿尽可放心,该送地礼随后必定补上,断然少不了你们的。

他最后这句话一出,顿时引得书房中一片笑声,唐离笑着正要说话,却见李林甫摆摆手道:正事要紧,这些虚文话就不要多说了,可离,你来奉茶。

李林甫一句话后,李复道笑着拍了拍唐离肩膀后,才又回座,书房中并无一个侍候地仆役侍女,唐离做半个主人捧着茶瓯奉茶时,听那拈着须发的王缓声说道:前相公李适之已仰药而死;废太子妃之兄韦坚也在配流临封郡途中被赐死,其外甥李陨已被吓破了胆,前几日谴家人送来书信,满篇都是求肯言语,这人是个脓包货,济不得什么事,放他一马倒也无妨。反倒是韦贼这女婿卢幼临不好处置,此人身为范阳卢氏嫡亲子弟,家族势力实不可小觑,这事下官不敢自专,要不要御史台继续折请陛下下赐死诏,还请相公定夺。

恩其他人又如何。随口提问之间,李林甫地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着落在正奉茶水的唐离身上。

此次御史台专办此案,目前当日事起的始作始作俑者韦子春及其太子羽翼赞善杜有邻著作郎王曾柳积等人已死于狱中,另有户部侍郎杨慎矜并其兄弟少府少监慎余洛阳令杨慎名也已决死狱中,至于韦氏家族其它以朋党罪名牵连其中者。现御史台在押七十六人。至于地方,除北海刺使李扈缁川刺使裴敦复以事连王曾柳积被仗毙之外,御史台就此案的巡查重点是在江南西道及淮南道。目前御史台八位监察御史中地五个积聚此地,总之。经此一事后,虽然太子侥幸断尾求生,但他在朝中及地方势力已被清洗一空,咱们再徐徐缓图,不愁储位不易主,言至此处,王言语间的喜意稍歇,迟疑道:只是。

李林甫为动摇储君之位而兴起的这场大狱后世多记载,唐离除了意外自己成为此次事件地导火索外。对于这场绵延四五年,直到李林甫身死之后才停息,牵连近四百位官员使京兆韦氏就此一厥不振的大狱,倒是并不陌生,是以此时听房中人谈论此事,他地脸上依然平静如昔。

注视唐离许久。见他听着王这番话时神色不变。甚至连手中茶瓯注向杯盏中的水柱也没有丝毫变化,李林甫唇角微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收口目光的他扭头向王道:只是什么。

王轻抚着颌下纤毫不乱的髯须道:下官不明白的是,太子一向懦弱而无主见,此次怎么突然就聪明起来,能使出如此一招断尾求生的绝计,使相爷的精心布置未能克尽全功。话语至此,他微一沉吟后续道:当日相爷借制举试卷外泄一事发难,借韦子春而勾连韦坚,其实当时陛下也是不信的,否则处置诏书不会迟迟不下,若非那韦坚凑趣儿,居然这当口儿与到京地河西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私会犯了陛下大忌,只怕我们此次断难有如此成果。随后事情发展极为顺畅,相爷那道申明韦坚要勾结边帅皇甫惟明奉太子造反的奏章最终促使陛下立下决断,韦坚罢刑部尚书,京兆韦氏也被清洗一空,皇甫惟明亦以离间君臣之罪被免除节度之职并籍没其家。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论理来说,太子已是再难脱得干系,偏生他不仅全身而退,而且还退的如此干净,真是怪哉

不错,听王言至此处,旁坐的李复道接话说道:当日韦坚被陛下定罪,其弟韦兰韦芝上表替兄鸣冤,而在这道表文中,这兄弟二人为达到目的,还曾援引太子作证。但大大出乎朝臣意外的是,素来懦弱优柔地李享此次居然没有半点迟疑,立即前往兴庆宫陛下驾前痛哭,更一口否认与韦氏家族有任何牵连,更绝地是随即以情义不睦之名请求陛下废除太子妃韦坚之妹,他这番不以亲废法的作态还当真起了作用,居然就此把自己给择地方干干净净。象种事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倒还好理解,但是在太子身上委实太过于诡异了些。

轻叩着身前的九天文学中,孰知素日懦弱无主见的猎物突然换了个人一般,更使出断尾求生这等决绝的招数,在最后关头安然逃生,李林甫心中这份不甘倒也可想而知。

但他毕竟是久历宦海,手握天下大权柄十余年的人物,片刻的沉默之后,随即恢复了脸上惯有的笑容道:李享这懦弱小儿突然行事如此狠绝,必是身边来了高人指点的缘故,此事倒不能不查实清楚。不过此次他虽然暂时逃脱,但羽翼已除,自己也招了陛下忌讳,如今连东宫也不能住,被时时拘管在陛下身边,其太子之位已经不稳,来事还是大有可为,你二人倒也不必灰习丧气。

说了这番不可轻敌但又不可惧敌的话语后,李林甫又转过身来。复道,皇甫惟明怎么样了。

说到皇甫惟明,李复道哈哈一笑道:十五日前,陛下手诏经兵部八百里加急传出,昨日兵部回文传到。皇甫惟明已自绝于黔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